“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10月14日,雄壮激昂的旋律回荡在高明区杨和镇石水小学的上空。《保卫黄河》经典乐章响起,台下数百名小学生的激情瞬间被点燃,这一刻,音乐打破了舞台的界限,将全场师生紧紧连接在一起。
由佛山市文化馆、高明区文广旅体局、区文联、区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红色音乐党史”活动,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艺术演出,更是一堂生动感人的思政美育课。活动以《黄河大合唱》全章节目为主线,为学校师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震撼与精神洗礼。
演出现场,互动频频,暖流涌动。在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时,表演者左天走到学生方阵前,用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发问:“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像不像黄河之水?”“像——!”孩子们响亮的回答声与朗诵声交织,气势如虹。当《河边对口曲》中两位演唱者以生动表演展现流亡民众的对话时,诙谐的曲调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笑声,又在歌曲悲壮的内核中迅速安静下来,若有所思。
活动的高潮出现在尾声部分。 在合唱团指挥的邀请下,全体学生起立,与台上的佛山市共鸣合唱团、高明区西江月合唱团共同高唱《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一时间,舞台上专业歌唱家的雄浑嗓音,与台下孩子们虽稚嫩却充满力量的歌声汇聚成一股声浪,响彻皂幕山麓。五年级的学生李晴宣激动地说:“我从来没听过这么有力量的歌,大家一起唱的时候,我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勇气!”
石水小学的学生多来自异地务工家庭,佛山已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此次“红色音乐党课”与“乡音计划”美育项目的结合,不仅是一场艺术演出,更是一次温暖的社会融合实践。石水小学的王老师感慨道:“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拘谨,到后来跟着音乐打拍子、放声高歌,这种变化就是美育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这比我们上一百节说教课都管用!”
本次活动通过红色经典音乐与校园美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的文化生活,也以艺术为载体,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与家国认同。高明区正以“乡音计划”为平台,持续推动美育资源下沉,探索城乡美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让更多孩子在音乐与历史中,找到情感的寄托与精神的归属。
文、图/高明融媒记者劳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