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读佛山·叹秋色④ | 古礼铸魂:乡饮酒礼赋予秋色的文化根魂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5-10-14 07:52

 “2025年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活动将乡饮酒礼列为核心环节,既是对近600年民俗根脉的守护,也是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新探索。”近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者、佛山史专家罗一星接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专访,解读这项源于周代的古礼如何以“守正创新”姿态,为佛山秋色注入“尊贤敬老、和睦邻里”的独特文化根魂,让古老礼仪在当代焕发新生。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2025年乡饮酒礼已确定于10月17日晚在祖庙万福台广场举行。作为佛山秋色的“文化灵魂”,今年的仪式在延续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将通过场景优化、群体扩容与国际联动的形式,推动这项跨越千年的古礼与现代城市生活深度交融。

溯源:古礼奠定秋色精神根基

 “乡饮酒礼并非佛山独有,但佛山将其与秋色深度绑定,并发展成地域文化符号,这在全国都少见。”罗一星点明乡饮酒礼的独特价值。

他介绍,乡饮酒礼始于周代,属“五礼”中的嘉礼,最初承担“荐举贤能、教化百姓”功能,自汉至清两千余年传承未断;而在佛山,据乾隆《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最迟在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乡饮酒礼已与祖庙春祭、秋祭一道,成为秋色活动的“庄重篇章”,形成“祭礼+宴饮”的完整礼俗体系。

 明清时期的佛山已是“天下四大聚”之一,工商业繁盛的同时,铺区间竞争亦十分激烈。罗一星强调,乡饮酒礼打破了这种利益隔阂:“无论你是绸缎庄老板、宗族长老,还是一介书生,在乡饮酒礼上都按礼仪入座、无贫富之分、行业之别,以年最高者位居专席。届时地方官敬酒,乐奏堂下。”彼时仪式由乡绅主持,固定在祖庙旁的崇正社学举办,受邀者多为70岁以上耆老、科举功名持有者或对地方有突出贡献者,如工商业领袖、社会贤达和祖庙值事等。

 “能收到乡饮酒礼的邀请,在当时是极高荣誉,会被郑重写入族谱,子孙后代皆以此为荣。”罗一星举例,他在研究佛山名家大族时,多次发现某公某年为“乡饮正宾”“乡饮大宾”的记载,足见其在佛山社会中的分量。

 正是这种“以礼联结人心”的特质,推动秋色完成从“娱乐活动”到“文化载体”的升级。罗一星指出,秋色最初是纪念佛山保卫战的“智慧狂欢”,而乡饮酒礼的融入,为其注入“尊贤敬老、和睦邻里”的精神根魂。史料中“乡饮礼成,四邻和睦”的描述,既是古礼维系社区秩序、强化地域认同的生动写照,也为今日佛山“向心聚力”的城市精神埋下伏笔。

创新:锦鲤映陶碗,美酒敬嘉宾

  “传统不是守旧,而是在尊重根魂的基础上,让古礼‘可看、可感、可参与’。”谈及2025年乡饮酒礼的创新,罗一星对细节设计尤为认可。

据主办方透露,今年仪式将在会场增设灵动飘逸的锦鲤装饰,树梢点缀小鱼灯——锦鲤象征“吉祥有余”,小鱼灯呼应秋色“灯色”传统,夜间点亮时,将为祖庙营造“祥瑞灵动”的氛围。

更受关注的是仪式器物创新。所谓器物载礼,今年主办方联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霍然均与其子霍嘉俊创作敬酒碗。敬酒主碗不仅选用经典的“石湾钧红釉”,釉色浓艳温润如祖庙宫墙,象征着喜庆、热情与吉祥;内壁还点缀着清雅绿意,最富巧思的设计藏于碗底——一个风格现代的“掂”字,取自粤语中“圆满、顺利”之意,既传递了美好的祝福,也彰显了地域文化特色。而嘉宾用碗则在底部施以斑斓幻彩的釉色,以流光溢彩的视觉效果,艺术化地再现了现代佛山生活的绚丽多彩。

 此外,乡饮酒礼的盆菜主打“佛山味”,发财红烧猪手、扣鹅掌、美极基围虾、酿鲮鱼等岭南食材齐聚,既满足味蕾享受,又暗喻“富足吉祥”的民俗寓意。

扩容:文化作桥梁,艺术大舞台

据悉,今年乡饮酒礼邀请约500名各界代表参与,除本地耆老、贤达外,还包括海外侨领、港澳乡亲、非遗传承人,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南非等五大洲13个国家的国际艺术团代表——这是佛山乡饮酒礼史上首次有如此多外国嘉宾参与。

罗一星认为,明清时期古礼核心是“凝聚本土社群”,如今随着佛山国际化程度提升,其自然升级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仪式中,外国嘉宾将全程参与“谋宾、迎宾、献宾”等传统环节,体验晚辈向长者敬酒、共品九江双蒸酒的礼仪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乡饮酒礼还与祖庙秋祭实现“日间+夜间”联动:10月17日上午的秋祭侧重“敬祖”,遵循古礼复刻传统典礼,强化“慎终追远”的文化认同;晚间的乡饮酒礼聚焦“睦邻”,通过宴饮联络情谊。“一‘敬祖’一‘睦邻’,完整呈现佛山‘尊祖敬贤’的文化传统。”

坚守:创新不离本土根,古礼篇篇有佛山。

在罗一星看来,“佛山本色”是乡饮酒礼的灵魂。

主办方透露,已计划通过“秋色商圈联盟”,将迷你鱼灯、石湾陶酒杯等乡饮酒礼相关文创产品引入岭南天地、王府井紫薇港等商圈,实现“文化展示”与“生活应用”的结合,让古礼走出祖庙,融入市民日常。

谈及乡饮酒礼的未来,罗一星认为,它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止文物”,而是流动的“文化基因”——它让佛山秋色在热闹巡游之外,多了一份值得回味的精神厚度,也让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在代代传承中愈发清晰。

相信10月17日这场跨越千年的古礼,将以“守正创新”的智慧,为2025佛山秋色注入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生命力。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束维

图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资料图片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佛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