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9月30日12时起,佛山仁寿寺大雄宝殿等核心区域开放了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5-09-30 19:33

2025年9月30日12时起,佛山仁寿寺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等核心区域有序常态化开放,寺院改造提升项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仁寿寺坐落于禅城区祖庙路,紧邻佛山祖庙,是佛山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曾是佛山清代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文化底蕴深厚。

回顾过往,1993年12月,佛山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将如意宝塔及周边2000多平方米土地归还佛教团体使用,为仁寿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更好地弘扬佛山佛教文化,2012年市政府决定将仁寿寺占地面积从19亩扩展至45亩。次年3月,项目启动方案征集,共收到七份有效设计。经公众投票与专家评审,最终选定以“山高佛为峰”为主题的7号方案。

该方案立足三大主题:以昙摩耶舍开坛讲经、佛教初传佛山为历史主线,以《妙法莲华经》思想为内核,以佛山“因佛而名”为城市形象定位,确立了寻根、正名、扬善三大目标,致力将仁寿寺打造为佛山城市文化新地标。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推动下,项目于3月1日正式复工。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积极履职,项目工程专班统筹协调,各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加班加点推进施工。自5月31日起,功德堂、禅堂区域率先常态化开放,有效满足了市民祭祖、信众礼佛的需求。

9月30日起,仁寿寺进一步开放了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药王殿、文殊殿、普贤殿等重要区域。记者在现场看到,改造后的寺院整体采用唐代建筑风格,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气势恢宏,轴线对称。布局以天王殿、大雄宝殿、灵鹫塔殿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布钟鼓楼、各殿堂等,中轴线主体建筑为菠萝格全木结构,一眼望去,斗拱硕大,出檐深远,屋顶四翼舒展,具有大气磅礴的美感。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仁寿寺大殿悬挂的“佛山”匾额,选用了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所使用的“佛山”字样,生动彰显了自唐代以来佛山“佛”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深厚积淀。

目前,仁寿寺综合楼、僧舍室内装修仍在加紧进行,灵鹫塔殿宝箧塔顶也正处于吊装施工阶段,整体工程预计将于2026年全面完成。

【入寺指南】

仁寿寺入寺免预约及门票

(1)开放时间:8:00-17:00,无须预约;

(2)谢绝携带香烛、纸钱、明火进入寺院;

(3)禁止携酒肉、五荤入寺祭祀,禁止吸烟;

(4)请广大市民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注意安全,有序入寺;

(5)请勿大声喧哗,保持寺院清净。

文图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龙凤 黄锦成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佛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