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繁荣兴盛,其最深厚的底色在于卓越的企业,最活跃的基因在于优秀的人才。
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的尊商重商、敬才爱才之心,藏在一年一度的“企业家日”“人才日”里。
9月27日,“佛山市企业家日”“佛山市人才日”如约而至。当天,佛山举行2025年佛山企业家大会暨人才发展大会,展示、传承佛商力量,为首批佛山人才港授牌,签约一批项目、人才团队等,传递出广大企业、人才同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强烈信号。
以城之名尊商敬才,这不仅是佛山给出的最高礼节,更是这座城市凝聚共识、共创“新佛山”的坚定宣言。
以城之名,尊商重商、敬才爱才
佛山是全省首个通过立法设立“企业家日”及“人才日”的地级市。
或许会有人疑惑:佛山为何如此高规格致敬企业家、礼遇人才?
答案,就写在佛山的发展征程中——这座城市的“城”长,广大企业家、人才是最深沉的底色与最澎湃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坚持凭产业立市、靠制造图强,成长为驰名全国的万亿级城市。
这份敬意,源于他们共同铸就的辉煌成就。目前,全市各类企业超60万家、工业企业超10万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元,培育出了2个万亿级、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这份辉煌,与广大企业家和人才的奋斗同频共振——广大企业家和人才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可以说,他们是推动佛山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功臣,是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这块金字招牌的中坚力量,是佛山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实干家。
在这片广大企业家、人才们挥洒汗水的沃土上,佛山在每年的金秋时节盛大举办“企业家日”“人才日”活动,既体现了对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深刻认识,也展现了礼遇企业家、尊才爱才的坚定决心。

今年的活动亮点迭出、内涵丰富。佛山在延续往届活动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举办1场主场活动、N场专场活动和系列配套子活动,包括2025年佛山企业家大会暨人才发展大会、人才座谈会、人才之夜等,形成市区联动、全域覆盖的敬才活动矩阵。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作分享。
这种全域联动的活动安排,既在全市营造出爱才重才、惜才用才的浓厚氛围,也为企业家、人才打造更加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
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启超作分享。
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启超分享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去年,一位外地企业家问他:“佛山为什么能留住人才?”吴启超回答:“因为我们把人才当家人,当成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在人才需要的时候,佛山一定会出现在最该出现的地方。”季华实验室主任助理、研究员毕海说,佛山的人才服务,让他有在家的感觉。在他看来,佛山有非常强的包容度,佛山爱才、惜才润物细无声,“比如佛山连续多年举办人才活动,体现了佛山对人才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佛山企业家、人才这些言简意赅的话,道出了佛山的温度和魅力,也让佛山这座制造业名城,成了企业家和人才的向往之地。
系统高效,打出“引育用留”组合拳
人才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
佛山深谙此理,并将对人才的渴盼,转化为一套系统高效的“引育用留”组合拳。
今年年初召开的佛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面向全国全球引进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努力造就一支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人才大军。
这不仅停留在口号上,更见于佛山坚实的行动中。
——政策引才。在政策层面,佛山已形成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形成“2+N”人才政策体系,重点围绕新兴产业引进省市创新团队,重点吸引天下英才汇聚佛山,重点为科创人才提供坚强支持。
今年4月,佛山成功承办“百万英才汇南粤”广东省N城联动南京站春季招聘活动,年内已吸纳超过10万高校毕业生到佛山就业创业。
吸引人才,除了政策引领外,归根结底还要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坚实的舞台、暖心的服务。
——产业聚才。产业基础,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引才活水。超170万经营主体,装备制造、泛家居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超10万家工业企业……佛山厚实的产业基础,铸就了这座机遇之城在广东乃至全国来看,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更稳定的创新创业环境。
活动现场举行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创新平台方面,佛山既有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更有数量庞大、富有创新活力的企业,这些都是人才创新创业的创新沃土。
——服务留才。留住人心,靠的是暖心的服务。针对青年人才,佛山推出《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八项措施》,为青年人才提供求职住宿、就业租房、购房安居、创新创业等八个方面政策“礼包”。
截至目前,佛山全市人才总量已突破248万人,各类领军人才超500名,博士超7600名,技能人才149.6万人。单是在今年,全市全职新引进院士2名、领军人才37人、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1300多人,引进人才团队73个。
敬才爱才,引得凤凰栖。截至2024年末,佛山常住人口接近970万,较上年增长超8万人。新增常住人口数不仅超越济南、成都、南京等17个省会城市,甚至高于北京、上海、重庆等直辖市。
季华实验室主任助理、研究员毕海作分享。
这座制造业大市、岭南文化名城,正成为人才汇聚、安居乐业的理想之城。
“我将发挥桥梁的作用,把更多韩国技术带到佛山。”广东明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金南衡将继续发挥桥梁的作用,把更多韩国的技术和经验带到佛山,同时也帮助本地企业走向国际。“我相信,在政府和大家的努力下,佛山一定会成为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高地。”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姚美康在佛山一待就是33年。33年前,他从北京来到顺德,亲历了这座制造业大市以“敢饮头啖汤”的锐气,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箭齐发”的生动实践,“佛山,人才干事创业的好地方!”
同频共振,携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版图,一个区域能否建成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了能否在未来发展和激烈区域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以二次创业姿态“再造一个新佛山”,最关键最紧迫的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佛山路径清晰: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加快推动佛山产业向中高端跃升。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伟大厦?——根基在于千千万万充满活力的企业,梁柱在于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回首过往,以何享健、卢础其、吴启超、欧锦锋等为代表的佛商群体,曾屡屡在时代风口“敢饮头啖汤”,带领企业成长为中国制造的靓丽名片。
再看当下,佛山产业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进阶跃升的关键阶段。此时此际,尤需佛山企业展现担当,勇立潮头,在应对挑战中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流砥柱和开路先锋。
活动现场举行新落地人才团队签约仪式。
在广大企业、人才同心同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征程上,传承发扬“敢饮头啖汤”的精气神显得更具现实意义: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当新时代的弄潮儿;各路英才扎根岗位、潜心钻研、大胆创新,勇于突破自我、攀登科技高峰。
这样的精气神,正化作佛山企业实实在在的行动力。
“我们亲历了佛山如何用开放的姿态、完善的产业供应链,把‘创意’孵化成‘产品’,把‘人才’聚变成‘动能’的过程。”广东同天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冯家宁说,广东工业设计城从最初的几间工作室,发展成为如今集聚超8000名设计人才、引进300多家全球设计研发企业的工业设计高地,“每年这里能诞生数千款创新设计产品,设计正成为佛山制造业的‘创新基因’。”
“我们将加强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运维能力,实现从高压到低压新型电力装备的产业升级,为佛山打造千亿级电力装备产业集群、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企业力量。”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鹏电气副总经理卢奕诚说。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去年企业国内营收超过400亿元,迈入中国民企500强的行列。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长东说,邦普循环将继续为佛山‘三箭齐发’‘再造一个新佛山’战略作贡献,力争在2030年为佛山再添一家千亿企业。”
......
当万千企业与四海英才在这片热土上携手共进,“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征程必将充满无限动能。
知政主笔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覃征鹏
图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锦健、卜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