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逆势突围的佛山骨干企业,靠这个“唯一秘诀”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5-09-27 16:15

9月27日,佛山市高规格举办2025年佛山企业家大会暨人才发展大会。会上正式发布了《2025年佛山骨干企业发展调研报告》,揭晓了新一年度“佛山企业100 强”“佛山制造业100 强”“佛山民企100 强”三个100强名单。

数据透露出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佛山骨干企业仍展现出强劲韧性。在入榜的144家企业中,有50家保持营收增长的势头,弥补了其余企业在营收上的“无增长和负增长”。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这些企业凭什么能够脱颖而出?佛山商道研究院院长杨望成说,“答案其实很明确,创新是唯一秘诀。”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先进制造挑大梁

报告显示,2025年佛山市企业100强、制造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入列企业的研发投入呈现结构性特征,制造业在投入规模与强度上持续领跑。2025年佛山市三个100强入列企业研发投入合计达386.6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81%,较2024年的2.74%上升0.07%。

其中,制造业100强以366.05亿元投入、3.44%强度双领先,三个100强名单交集企业研发集中度超94%,三个100强企业估算总投入达497.67亿元。这一格局既体现佛山“制造业当家”战略的深化实施,也反映头部企业在技术攻坚中的核心作用,为佛山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提供了坚实支撑。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度研发投入13.76亿元,该企业牵头制订了4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还荣获202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4年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项目等荣誉。这些都表明,企业正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构筑自身的技术护城河。

参会企业家在现场查看《报告》。

知识产权的积累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在144家企业之中,有93家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方面的数据,知识产权授权总数达30631件,其中制造业100强的79家企业授权数为27865件,占比较大。如美的集团的专利版权授权数达3310件,在科技创新TOP30中位居首位,有力驱动了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推动佛山先进制造业在智能家居、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不断发展。

从“有”到“优”,技术是最硬的底气

“‘创新’这两个字不用想得那么高大上,就是不断发现客户需求、解决痛点,把产品做得更好,这个创新就很了不得了。”佛山中研磁电董事长申旭斌的一席话,道出了许多企业逆势突围的真谛。

在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的企业中,深耕环保装备领域24年的盈峰集团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佼佼者。通过持续技术革新,盈峰环境打破了“高能耗、低效率”的行业刻板印象。早在2014年,盈峰就启动“陶瓷烟气一站式净化处理”研发,三年后率先实现超低排放。此后又提前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建成国内首个环保装备全场景试验基地,并推出融合5G、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智慧环卫作业舱”,效率提升50%、能耗降低20%。2024年,盈峰实现营收333.36亿元,同比增长137.87%;净利润18.56亿元,同比激增357.11%,位列佛山企业100强第11位、佛山制造业100 强第5位,以及佛山民营企业100强第8位。

天安新材董事长吴启超也提到:“技术始终是天安新材最硬的底气。”吴启超表示,面对智能化浪潮,天安新材没有选择守着老路走,而是用技术升级产品,用生态思维重构市场。上市后,天安新材重构顶层设计,全面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并通过三次并购实现协同扩张。如今,企业不仅在建材领域保持优势,还前瞻性布局机器人产业,研发电子皮肤技术,参股若铂机器人,探索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等。

“中国功能五金第一股”悍高集团则展示了传统行业的创新跨越。当行业仍困于“低端”“技术含量低”的刻板印象时,悍高集团用设计革新与技术突破撕开一道口子:让五金从隐藏在橱柜角落的配件,变成提升家居体验的核心载体。从2014年开始布局产线自动化,到2022年建成由星际总部、六角大楼、独角兽三大生产基地形成的总规模达60万平方米的数字化生产基地群,悍高集团的研发与生产实力已跃居行业前列。2024年,该企业营收28.57亿元、净利润5.31亿元,分别增长28.57%和59.72%,今年更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佛山市首家A股上市公司。

悍高集团资料图。

从盈峰的绿色装备,到天安新材的材料创新与机器人探索,再到悍高的智能五金,佛山企业正用实践证明:创新并非高不可攀,而是要在恰当的时间匹配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启动“恰当的创新”。正如杨望成所言,这种创新不是“偶尔的创新”,而是“持续不断的创新”,不是“局限在单一领域的创新”,而是“在广阔空间中的全方位创新”,创新可以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及技术、市场开发、采购与供应链打造、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展开,也可以在组织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让佛山企业在逆境中保持定力与活力,也为佛山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赢得更大主动权。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轶彤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佛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