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佛山招商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1至8月,全市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44个,总投资额超2660亿元,同比增长12.17%。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60个,投资额同比增长14.75%。
两组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一场在市级强统筹下,佛山五区各显神通、协同并进的“竞速赛”。
如今,一套瞄准“质效双升”的招商新打法,正在佛山清晰成型。
从“单打独斗”到“强统筹”,五区招商精准发力
招商引资,被视作城市经济发展“生命线”。
以往,各地招商中常见的“同质化竞争、内部消耗”,正在佛山发生积极变化。
今年以来,佛山实施“一把手”带头招商,构建起“大招商”的工作格局。同时,优化调整重点产业招商专班和重点地区招商工作组,打造新动能产业基金体系,出台《佛山市投资促进办法》,推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伴随市级层面强化统筹,五区之间逐步形成差异化布局、协同发展新格局。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持续发挥商业“顶梁柱”作用。
近两年累计引入首店超140家,平均每6-7天就有一家首店或连锁总部落地,成为佛山名副其实的“首店收割机”。
万象天地、山姆会员店等商业龙头也纷纷进驻。
这背后,是禅城瞄准首店经济的系统发力:
不仅聚力打造两大核心商圈,更通过规划引领、服务创新和政策升级(如对新引进连锁总部最高支持超1000万元),构筑起商业全生命周期成长的热土。
南海则瞄准“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氢能、金融、文旅、安全应急等六大产业集群清晰布局。顺德聚力打造“最友好制造业强区”,推动传统、新兴与未来产业协同进阶。
五区定位清晰、精准发力,一场从“政策比拼”到“生态赋能”的招商模式跃迁,正在佛山发生。
资本招商成新杠杆,“国资领投”撬动重大项目
伴随着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的传统招商模式逐渐褪色,佛山各区不约而同把“资本”视为撬动优质项目的重要支点。
8月28日,全球稀散金属材料龙头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与佛山签约,计划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建设广东省内最大的光芯片产业化项目。
该项目是佛山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也是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成立以来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我们联合了省、市、区三级国资国企的力量,组建起专项基金,将对先导项目进行联合投资。”佛山市新动能产业基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后续,新动能产业基金将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帮助投资方链接更多金融资源。
“国资领投、社会资本跟投”的模式,不仅为项目雪中送炭,更以投资人视角精准锁定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
三水区也深谙此道。三水组建“政府招商+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联合团队,以市场化手段吸引大项目。更率先探索“零租金”优惠政策,为优质项目提供13万平方米区属物业载体支持,覆盖低空经济、宠物经济、电子信息等多个新赛道。
酷贝e族宠物文化基地
资本,正从“钱袋子”升级为招商的“侦察兵”与“连接器”。
拓宽全球网络,“外资首选地”这样炼成
今年2月,全球高科技聚合物材料巨头科思创(Covestro)旗下中国子公司——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在顺德现有生产基地新增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进一步强化本地化生产能力和全球供应链布局。
此举不仅体现了科思创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更成为顺德区以优质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增资的又一标杆案例。
增资扩产协议仪式现场。
自20世纪80年代起,松下、浦项、丰田、宣伟等世界500强和知名企业陆续落户顺德,构建起家电、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多元产业格局。
外资企业深耕的背后,离不开顺德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2023年,创新推出“1+10+N”外商投资权益保护联盟机制;成立“顺德区外商合作发展平台”,强化跨境资源对接与全链条服务。
目前,顺德外商投资企业超3000家,仅2024年新增就超500家。外资企业用实际投资投下“信任票”。
南海也瞄准外资企业,积极拓展对外招商渠道,在已有上海、武汉两个驻点招商联络处的基础上,今年新设立香港招商联络处,并聘任多位海外乡亲担任招商大使,推动招商网络“走出去”。
外资,依然是佛山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喜新不厌旧”,牵手本土企业奔向未来
作为中国工业第四城,佛山拥有大批优质企业。佛山深谙:服务好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是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招商。
今年1—7月,禅城签约增资扩产项目投资额18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34%,今年引进的90个超亿元项目中有59家是本地企业的拓展。
此外,禅城还成功推动星通半导体拿地,打造大湾区规模领先的芯片测试封装基地;沿链招商,围绕德晟智造上下游,落子具身智能机器人及固定翼无人机产业链项目;以商引商,促成佛山特种医用导管带动其优质供应商奥创智能等落地。
在这一思路下,高明区招商也迎来“内生式增长”爆发。
上半年引进的49个项目中,市内增资扩产项目占44个,投资额占比超九成——包括甜秘密寝具投资13亿元建智能生产基地、万洋集团追加20亿元打造众创城等。
沧江工业园。高明融媒记者洪海摄
南海也动员全区力量,加强对本地企业的供需对接,倾情服务企业增资扩产。
今年上半年,南海已为33家增资扩产企业供地,面积达1469.85亩,投资总额219.5亿元,超去年全年供地投资总额的一半。而2024年,南海为73家企业定制供地方案,57家成功拿地,投资总额突破320亿元。
可以看出,佛山招商打法正告别旧式的“政策比拼”,转向一套组合拳:资本赋能、生态构建、全球链接、存量激活。
五区虽策略各异,却共同指向同一个目标:不仅是项目的数量增长,更是产业质量的跃迁、城市能级的突围。
这套佛山招商的新打法,有望成为“再造一个新佛山”的核心引擎。
知政主笔|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阮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