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石头缝里长出“金果子”!高明万亩柿子产业初具规模
高明融媒体中心 2025-09-15 19:51

嶙峋巨石之间,墨绿的柿树迎风生长。今年春天种下的柿子苗,如今已是枝繁叶茂,成活率超九成,部分甚至当年挂果。高明区万亩柿子产业正从蓝图走向现实,未来将形成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新图景。

站在更合镇新洞村旁的老香山脚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奇特的景象:天然巨石如排兵布阵般罗列山间,石缝之间的梯田,一株株柿树挺拔生长。墨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着光,仔细看去,部分树枝上已经挂上了青涩的果实。

“这些都是今年春天刚种下的柿树,不到一年时间就长得这么好了。”村民刘兆强指着眼前的柿林说道。作为更合镇新洞村的村民,他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从种植桉树到改种柿子的全过程。

今年春季,高明区在老香山片区规模种植恭城月柿、阳丰柿、太秋甜柿等优质柿子品种。令人惊喜的是,这批新种柿树成活率超过90%,部分大树甚至实现了当年挂果。

高成活率的背后,是专业团队的精心管护。“请来了专业管护团队,从种植到养护全程科学管理。”吉田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邱志杰介绍,加上上半年雨水充沛,柿树长势格外喜人。

漫山遍野的柿树与嶙峋巨石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石林柿海景观。尽管尚未大规模挂果,这里已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今年,我们这里多了个‘柿橙’景区,山林已经形成几个打卡点。”邱志杰笑着说。

高明区的柿子产业布局远不止于此。全区重点打造杨和镇皂幕山、明城镇龙头山、更合镇吉田村三个柿树种植示范点。其中,位于沧江河发源地的老香山片区,作为“大香山”农文旅开发项目核心区,占地1200亩,规划种植约5万株柿子树,并建设5公里登山步道和5个综合观景平台。

“这些大树移植的柿子当年就挂果,而大部分小苗种植的柿树将在三年后进入挂果期。”项目负责人表示,届时将迎来大量柿子成熟上市,预计年产优质鲜果将达到数十万斤。

石头缝里长出的不仅是柿树,更是老区人民的“金果子”。柿树种植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替代了桉树种植,更带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随着登山步道和观景平台的建成,这里将形成春可观花、夏可避暑、秋可摘果、冬可赏叶的全季旅游格局。万亩柿子产业是高明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之一。带动周边村民参与柿树种植和管护。

站在老香山观景平台俯瞰,巨石阵中的柿树焕发着勃勃生机。当几年后,柿子树全面挂果,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与嶙峋巨石相映成趣,必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旅游打卡地。

文图/高明融媒记者 任家文

视频/高明融媒记者 李向荣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佛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