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寻迹工业先驱!打卡陈启沅故里简村 | 气象万千探百村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5-09-06 16:41

西樵山下,佛山千古情景区对面,藏着一座满是故事的岭南古村——简村。

从西樵山的葱茏绿意中走来,或是看完千古情的沉浸式演出后步行片刻,便能踏上这里的青石板路:镬耳屋的灰塑脊饰在阳光下闪着微光,砖雕窗棂藏着岁月纹路,空气中既有西樵山的草木清香,也萦绕着一段关于“实业救国”的热血记忆——这里,正是中国民族工业先驱陈启沅的故里,也是一处能触摸历史、体验非遗的宝藏游玩地。

循着“壹心工作室—陈启沅纪念馆—缫丝文化体验馆—百豫坊镬耳屋”的精品路线漫步,每一步都在与百年前的工业初心、岭南的人文底蕴撞个满怀。

壹心工作室:古村烟火里的文化小站​

作为精品路线的起点,壹心工作室藏在简村古巷的烟火气中,由村民闲置老宅改造而成,建筑保留了部分原有风格,又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墙体材质与装饰细节兼具复古与新意。

庭院布置颇具巧思,各类绿植错落有致,碎石地面、古朴伞具与精致盆栽相映成趣,营造出静谧雅致的氛围。

据了解,这里是80后西樵青年骆珊、谭劲俊投资数十万元改造而成,兼具岭南古韵与现代美学。粤语喜剧大师“鸡公福”林星云在此设立语言艺术工作室,里面还设有录音室。寒暑假时,村里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录音,不仅为古村注入文化活力,也为乡村文旅增添了一处充满文艺气息与生活质感。

陈启沅纪念馆:触摸民族工业的初心

沿着简村古巷前行,一座二进四合院式的广府镬耳屋格外醒目——这便是始建于1887年的绮亭陈公祠。

灰塑脊饰精致灵动,木雕、砖雕工艺细腻入微,硬山顶的设计既显岭南建筑的庄重,又藏着对家族繁衍的期许。

这座祠堂,是陈启沅创办中国近代首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后兴建的祖祠,每一寸砖瓦都见证着他“实业救国”的理想:当年,他从越南归国,突破传统手工缫丝的局限,引入机器生产,让佛山缫丝业走向近代化,也为民族工业的崛起埋下火种。

绮亭陈公祠被称为“小陈家祠”,灰塑、木雕、墙雕等非常精致。

陈启沅制作的机汽大偈模型。

如今,这里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面不仅有陈启沅雕像,还对其生平事迹进行了展示。

推开斑驳的木门,陈启沅亲手制作的第一台机器缫丝机缩小版(1:2)呈现眼前,仿佛听见缫丝机运转的嗡嗡声响。驻足于故居内的历史展板前,从他远赴南洋的经历,到“继昌隆”缫丝厂的兴衰,再到他对家乡建设的投入,一段关于“敢为人先”的故事缓缓铺展,让人忍不住为这位工业先驱的远见与坚守动容。

百豫坊镬耳屋群里,探秘先驱的传奇印记

百豫坊镬耳屋建筑群,是岭南建筑的活化石。

从陈公祠出来,步行几分钟便到了百豫坊——这片由陈启沅于1876年打造的镬耳屋群,曾是四条巷十三间大镬耳石脚屋的宏大规制,如今虽历经风雨,但现存的墙体与格局,仍能让人想象当年的繁盛。

青砖墙、镬耳山墙、花岗岩石脚,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广府民居的智慧:镬耳设计利于通风散热,石脚结构抵御潮湿,砖雕窗棂藏着“吉祥如意”的寓意。作为南海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不仅是岭南建筑的活化石,更承载着陈启沅对家族与乡邻的责任——当年他建此屋群,既是为家族聚居,也为乡邻提供安居之所。

百豫坊深处,便是陈启沅银仓旧址。这座花岗岩石结构的高石脚屋,虽屋顶早已坍塌,但坚固的墙体仍透着“藏珍之所”的神秘感。据传,这里曾存放着陈启沅实业经营积累的钻石翡翠、金条银元,还有名家书画与珍稀药材,是他财富与眼光的见证。

简村村史馆筹建中:沉浸式触摸古村岁月

除了现存的文化打卡点与烟火食肆,简村的文化传承与活化还在持续发力——简村村史馆正在筹建中,未来将成为解锁古村记忆的新窗口。

“一船缫丝出,一船白银入”的墙绘诉说当年商船往来、白银流转的热闹景象。

这座村史馆并非新建,而是通过租借闲置民居、进行修缮翻新而来,既节约资源,又保留了古村原有的民居肌理。

村史馆外墙上已有“一船缫丝出,一船白银入”的墙绘,画面生动再现了当年简村缫丝贸易的繁盛,让人不禁遥想商船往来、白银流转的热闹景象。

馆内将打造沉浸式村史体验空间,以“一窗一景”的设计巧思,复原祖辈、父辈的生活场景与缫丝文化细节:或许是一扇贴着旧年画的木窗,窗外是模拟的缫丝车间;或许是一方摆放着老茶具的八仙桌,桌旁陈列着当年缫丝女工的工具……让游客一步入馆,便能穿越时光,沉浸式感受传统民俗。

古村的活化不仅聚焦历史回溯,更注重与现代生活的交融——简村社区将闲置的旧简村幼儿园进行改造,让老建筑焕发新生。

建筑外部以“多巴胺”风格墙绘为特色,既唤醒了村民们关于幼儿园的集体童年记忆,也为古村增添了一抹青春活力。

而幼儿园内部,则被盘活改造为缫丝文化体验馆。馆内运用现代设计打造沉浸式场景,游客可亲身参与缫丝工艺体验,触摸“指尖上的非遗”。原来的幼儿园课室,则将被改造成冼玉清陈列馆。

古村慢游:在诗意与烟火中感受简村的多面魅力

除了陈启沅相关的打卡点,简村的其他角落也藏着惊喜。

在冼玉清公园,汉白玉雕像前驻足,聆听“岭南才女”与简村的渊源,感受文化传承的力量;网红房子的青砖黛瓦上,村民手绘的田园诗画鲜活有趣,每一笔都是古村的“青春表达”;中草药园里,紫苏、薄荷、艾草长势喜人,既能认识草药知识,也能感受古村的生态之美。

龙眼树和墙绘秋千融为一体,自成一景。

逛累了,就去二世祖私房菜馆歇歇脚。这座由百年古祠改造的私房菜馆,不仅保留了祠堂原有砖雕、木雕、窗花,还融合了醒狮、粤剧、龙舟竞渡、鱼灯等非遗元素,作为容桂“十三姨”的分店,这里的菜品也是用料考究,出品一流,吸引懂吃的老饕前去打卡。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品味美食,听老板讲简村的乡贤故事,便是古村游玩最惬意的收尾。

西樵镇第一间古祠私房菜馆。

私房菜馆内装饰很有特色。

文、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红玲、实习生叶敏如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佛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