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菊菊说健康115 | 20万降至5万,人工耳蜗价格“大跳水”听障患者重获新“声”!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5-09-06 15:16

“现在两边声音平衡多了,一些原来听不清的音节现在也能听清楚了。”9月4日,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绿岛湖院区耳鼻咽喉科,高中生小胡(化名)顺利完成了人工耳蜗开机调试。值得一提的是,该例手术是自今年3月国家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首例开机使用的案例。得益于集采后大幅下降的价格和医保报销,越来越多听障人士有望以更低的成本重获新“声”。

“开机一个月,效果比我想象中好很多。”刚刚完成人工耳蜗开机调试的患者小胡(化名)开心地说道。小胡在2岁左右就出现了双耳重度听力损失,随着年龄增长,普通助听器渐渐无法满足小胡的学习需求。今年暑假,她在国家集采政策支持下植入了人工耳蜗,迎来了听力重建的新可能。

据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绿岛湖院区耳鼻喉科负责人多鹏医生介绍,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蜗功能的高科技人工听觉装置,主要用于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与助听器不同,助听器仅是声音放大器,适用于中重度及以下听障患者;而人工耳蜗则是通过电信号直接刺激耳蜗神经纤维,帮助完全或几乎完全失聪的患者重新识别声音。

“人工耳蜗尤其适合两类人群:一类是先天性耳聋的儿童,另一类是后天因突发性耳聋、药物中毒等原因导致听力严重下降的成年人。”多鹏医生在采访中介绍,“尤其是儿童,3岁前是听觉和言语发育的黄金期,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然而,在过去,人工耳蜗动辄二三十万元的价格,让很多普通家庭望而却步。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成功将人工耳蜗纳入集采目录,价格大幅下降至5万元左右,再经医保报销后,患者实际支付金额可降至2万-3万元,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十多年前一个人工耳蜗要三十万元,现在集采之后最新款的国产设备只要五六万元,医保报销后两万多元就能做,普通家庭也负担得起了。”小胡的母亲李女士表示,“特别感谢国家政策,也感谢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高水准的医疗团队。”

为小胡实施手术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是佛山唯一同时拥有西医和中医双省级重点专科的耳鼻喉科室,也是佛山市“十四五”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该科室在咽鼓管功能障碍、鼻咽癌防治、耳科微创手术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常规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各种中耳炎手术、头颈部肿瘤手术等疑难重大手术,年均手术量近2000台,并多次参与国家多中心临床研究。科室坚持中西医结合诊疗路线,发挥中医特长,设有耳聋耳鸣眩晕诊疗中心等五个亚专科,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多鹏医生特别强调,对于听障儿童而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3岁前是语言发育黄金期,一旦确诊为重度以上听力损失,应尽早干预,人工耳蜗植入越早效果越好。”

从三十万元到两三万元,变的不仅是价格,更是无数个家庭的希望。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和高水平医疗资源的不断下沉,越来越多佛山乃至周边的听障患者有望重返有声世界,迎来新的人生篇章。

文、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石春菊

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皓贤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佛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