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南海区出台加装电梯土建施工技术指引,全流程护航民生工程质量安全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5-09-05 16:55

近日,《南海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土建施工质量安全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发布,为南海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土建施工装上“质量安全防护网”。这是南海区针对加装电梯施工环境复杂、涉及业主多等特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出的重要民生举措,将从开工到保修全流程规范施工管理,切实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加装电梯工作更规范、更安全、更便民。

聚焦痛点:填补规范空白,回应民生迫切需求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和城市更新不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民生工程。但此前,我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因缺乏针对性的质量安全技术规范,存在责任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给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带来一定隐患。

“加装电梯涉及结构安全、管线迁移、邻里协调等多重复杂因素,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居民生活甚至安全。”南海区住建水务局相关股室负责人表示,基于此,南海区在广泛调研、专家论证和多轮征求意见基础上,编制《指引》,全面衔接《佛山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等市级文件,为各镇(街道)、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提供系统化技术指导,彻底填补了辖区加装电梯土建施工的规范空白。

大沥镇新城南住宅小区加装电梯后的面貌。

全流程管控:从开工到保修,每个环节都有“硬标准”

《指引》涵盖开工准备、施工质量管理、安全文明管理、竣工验收、质量保修等全流程,明确了“谁来负责、怎么施工、如何保障”的核心问题。

在责任划分上,《指引》明确申请建设人(全体业主)承担首要责任,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质量和安全负总责,设计、施工、劳务分包单位须具备相应资质,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从源头筑牢责任防线。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控”贯穿始终:建筑材料进场前须抽样检测,钢筋隐蔽工程、钢结构焊缝等关键环节须委托专业机构检测,隐蔽工程、分项工程验收推行“举牌验收”制度——验收时相关负责人手持验收牌拍照存档,确保质量责任可追溯。

安全与文明施工也是重中之重。《指引》明确施工时间限定在每日6时至22时,减少对居民休息干扰;要求施工区域设置围挡、安全警示牌,毗邻居民通道加装夜间反光警示;针对基坑开挖、高空作业、起重吊装等高危环节,制定专项防护措施,如基坑深度超2米须设临边防护,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从细节处守护施工安全与居民生活安宁。

验收与保修环节同样“有章可循”:竣工验收需提前7日通知质量监督机构,电梯安装完工后按特种设备管理要求备案;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保修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防水工程保修5年,电气管线等保修2年,让居民用得安心、住得放心。

大沥镇盐步城区文兴北路145号怡雅苑小区加装电梯后的面貌。

四大亮点:民生导向凸显,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指引》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民生温度”与“专业规范”深度融合,凸显四大亮点,包括全流程闭环管理、责任可追溯、民生优先理念、安全底线思维。

全流程闭环管理即从开工前的管线探测、手续办理,到施工中的质量管控、安全防护,再到竣工后的验收、保修,形成全链条规范,确保每个环节“不脱节、无漏洞”;责任可追溯,即通过“举牌验收”等制度,让每道工序、每个节点的责任主体清晰可查,倒逼各方严守质量安全底线。

民生优先理念方面,特别设置沟通协调专项小组,限定施工时间、加强扬尘和噪音控制,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干扰,从源头化解邻里矛盾,加快施工进度;安全底线思维则针对高空作业、起重吊装等高危环节制定“定制化”管控措施,强化临边防护、消防安全等要求,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为确保《指引》落地见效,南海区将分步骤开展培训解读,覆盖各镇(街道)、社区、老旧小区及相关企业,确保各方准确理解、严格执行;同时将跟踪实施情况,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动态修订完善,让《指引》始终贴合实际需求。

“加装电梯一头连着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头系着社区的‘和谐稳定’。”南海区住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引》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南海区加装电梯工程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为居民打造更安全、更优质的居住环境,也极大减少邻里矛盾。接下来,南海区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以更精细的管理、更规范的标准,让加装电梯这一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宁 通讯员何祥录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佛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