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装消费领域,全屋智能项目正逐渐成为热门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消费纠纷也屡见不鲜。近日,记者接到佛山一位曾先生反映,安装全屋智能项目后,遭遇施工拖延、设备故障不断等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事件详情。
2023年10月,曾先生与欧瑞博佛山代理广东辰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智能家居工程施工维保合同》,这份合同约定的款项为156800元,工程范围包括“智能家居设备安装好、调试及售后服务”。第一份合同签订后,曾先生支付了15万元,并约定验收工程后支付剩余尾款。2024年11月,双方又签订第二份合同,约定主要工程范围是“灯带、筒射灯等灯饰及安装、调试服务”,并注明了所有灯具5.5折,曾先生再次支付8.8万元。 2025年3月,曾先生还再次支付了3万元的货款。
不过自项目施工以来,合同上约定的5天施工期一拖再拖,设备问题也层出不穷,例如门禁及门锁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网络及AP不稳定等状况持续出现,多次沟通调试后,仍有残留问题。8月21日,曾先生也当着记者的面,测试了一部分产品的功能。




记者在合同的“项目验收”一栏中看到,“验收标准及内容包括:设备安装平整度、精细度及智能场景的调试等”,并且项目尾款需在验收后三个月内付清。曾先生就表示,目前这样是无法验收的。
记者随后拨通了与曾先生签合同的一位龙先生的电话,对方就说,是因为曾先生还欠着6-8万元项目款项没支付。
龙先生 广东辰诗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不付款,我们也有权力停止服务。如果是我们安装导致的问题,我们都上门去处理了;如果是产品问题,我们也只能协助他跟厂家去沟通。我们安装调试好产品交付给他了,他也住进去三个月了,又说这个不会,那个不好。如果安装施工真的有问题,他怎么可能入住。
据了解,争议发生后,双方曾在第三方的见证下,共同核算了曾先生家中的最终安装的产品数量及价格,总价约为43万元。但曾先生就表示,这是折扣前的价格,当初签订合同时对方承诺会有折扣,实际算下来,大概只剩2万元左右的尾款没结清。
由于施工期间增加的项目,并没有在合同上明确价格,所以目前双方仍无法就尾款价格达成一致。有律师就分析,目前双方在是否达到验收条件上的分歧,不适宜用“是否入住”来界定,而是要参考合同约定以及实际有没有达到智能家居基础使用功能,来进行验收。由于装修合同的特殊性,建议街坊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价钱、具体项目和结算方式等关键信息。
谢川 律师:
消费者在签订装修类合同的时候,应当注意把装修工期、装修内容以及相应的装修工程的单价,这些都应在装修合同中进行列明。因为装修的特殊性,往往会有一些增减项,在装修合同中也应对增减项价格的一些计算标准、依据以及最终的结算进行约定。
图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鑫宇
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先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