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视频:“回南天”是我国华南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
即将持续多日的“回南天”来了!广东省气象台1月30日预报,当日夜间至2月2日受强盛暖湿气流影响,广东大部“回南天”显著;2月3日至4日有弱冷空气来访,但空气湿度仍较大,回南现象有所缓解;2月5日起弱冷空气渗透南下,加上有冷空气持续补充,届时回南潮湿现象才会逐渐转变。未来几天,市民要注意防雨、防潮、防滑。
“回南天”档案。
“回南天”是什么天?
天气回暖,雾气蒙蒙,墙壁和地板“流汗”,家具冒水珠,衣物晾不干,被褥潮湿厚重……这些都是“回南天”出现时的常见现象。
“回南天”形成所需的条件。
“回南天”是我国华南地区特有的一种天气现象,通常出现在每年2~3月。受冷空气的影响,出现了长时间的低温天气→天气突变,强盛的暖湿气流快速“攻城略地”,气温回升,湿度加大——一旦出现这样的天气变化进程,往往就是“回南天”上线之时,这也是“回南天”现身的两个条件。
“回南天”成因示意图。
当空气的露点温度大于地面温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遇冷凝结,就会形成“回南天”。即,原本冰冷的物体如墙壁、地面、玻璃等,遇到暖湿气流后,表面容易产生水珠,出现严重返潮“出水”现象。就像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不一会瓶子上就会结出一层水珠。
“回南天”是怎么来的?
“回南天”一般持续3天左右,长者可达5到7天,通常伴有小雨或大雾,天气阴晴不定。目前,气象部门对于“回南天”强度的划分标准并没有统一,综合各种标准来看,当某一次“回南天”持续时间越长、浓雾下的能见度越低,则说明这次“回南天”的强度越强。
南风减弱、气温继续上升,或者新的冷空气输送大量干燥空气、暖湿气流被迫撤退,在这两种情况下,“回南天”现象会逐渐消失。
2013年,广东省气象台在省内各市布点建设“回南天自动观测仪”,全面使用“回南天”观测网,为“回南天”预报提供科学的数据保证。
“回南天”观测网可见,1月30日上午,粤西已出现明显“回南天”(黄色、橙色、红色代表严重程度)。
科学应对“回南天”需顺应自然
“回南天”带来的危害体现在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家具易受潮损毁,电器易出现短路等故障,严重的还能引起漏电事故和火灾;天气变化大,导致呼吸道、心脑血管以及皮肤等疾病多发,或使人心情低落;多雾,能见度差且地面湿滑,老人、孕妇、幼儿出行易摔伤;不利于字画、茶叶等保存,非金属制品易发生霉变和潮解,金属制品易锈蚀;食物容易发霉变质等。
“回南天”有哪些危害?
值得反思的是,“回南天”几乎每年都会或轻或重地影响广东地区,对其带来的诸多困扰虽然可以采取临时措施进行应对,但也暴露了现代生活方式未能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一面。
比如,同样是城市人行道,如果铺设的地砖不能渗水,雨水只能流入下水道,“回南天”或下雨时地面湿滑,走在上面如同“溜冰”;若是使用容易渗水的地砖,则会显得干爽,且雨水渗透到土壤里可滋润树木,使地下水免于流失。
不容易渗水的人行道,雨天走在上面如“溜冰”。
容易渗水的人行道地砖在“回南天”时显得干爽。
又比如,“回南天”出现时,我省传统建筑如陈家祠等,地砖、墙壁的青砖依然干爽,而现代家庭里使用的贴面砖、瓷砖地板往往会明显出水。
岭南建筑研究专家发现,岭南古建筑中使用的青砖、方阶砖会“吐纳呼吸”,可根据环境变化进行吸湿和排放,加上砌墙使用的材料和工艺,使地板、墙壁不会出现渗水现象。传统的岭南建筑智慧科学有效地应对潮湿等典型地域气候,从而提高居住舒适度,一定程度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陈家祠在“回南天”依旧干爽。
“回南天”防御指南
1.及时关闭门窗。
早晨和晚上应尽量紧闭门窗,尤其是朝南边的门窗,不让窗外的湿气潜入。
中午有阳光时也不要随意开南窗,此时室内外温差大,一旦开窗通风会导致室内地面、墙面水汽凝结更加严重。
有阳光且相对湿度较小的时候适当开启门窗,吸纳热量,改善室内空气。
做饭或洗完澡,应把厨房和卫生间的门关上,并开启抽风机,减少水汽进入室内其他地方。
2.注意出行安全。
雨雾潮湿天气,能见度差,出行前检查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适当降低车速,确保行车安全。
《直击2024首个寒潮|“雨”你同行,“雾”必小心!这份雨雾天出行指南请收好》(←点击了解)
3. 地板防潮防滑。
可以在地面铺上旧报纸,让报纸快速吸干水分,阻止水汽蔓延。吸水后的报纸容易被踩烂,需及时更换。
用热水加盐拖地,可加速水分蒸发,让地面干得更快。
“回南天”防御指南。
4.用电安全。
将家电放在通风处,提高使用电器的频率,最好每天使用一次,利用家电通电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驱散湿气。家电不使用时,最好套上保护罩。
天气潮湿,尽量将电源关掉之后再去插电,用完家用电器后尽量将电源拔掉。
5.衣物防潮。
把衣柜门关好,也不要在潮湿天气时整理衣物,以免潮气入侵衣柜。可将吸湿盒、活性炭、吸湿包、茶叶等放进衣柜内,吸收水汽。
使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前,往甩干桶加点热水,有助于衣服水分的蒸发,但热水温度不宜太高。
“回南天”时,真菌的生长速度快,容易引发湿疹等皮肤疾病。此时,皮肤需保持干燥,穿着干爽、透气的衣物,不要穿太紧的内裤和袜子,出汗后要及时更换和清洗。
“回南天”注意事项。
6.食物防霉。
香菇、木耳、笋干、虾米等干货,最好放在密封的容器内保存,不要让太阳直接暴晒。
“回南天”时,少吃寒凉生冷的食物。此时食物容易变质,砧板也容易脏污,鱼生等食物最好少吃。
7.预防呼吸疾病。
“回南天”时,天气湿热、有雾,空气中灰尘多,较易引起肺部及支气管疾病,雾气较大时不宜出门进行锻炼。
老年人最好减少出门次数,用抽湿器、空调或暖风机等保持室内干燥,在容易受潮的区域要小心慢行,慎防滑倒。
8.宠物防潮。
天气潮湿时,主人要注意宠物毛发的梳理和清洁,预防宠物患上皮肤病。
认识“回南天”。
文、图、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谈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