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特写 | 在顺德,一次特殊的点名:“谭念!”“到!到!到!”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3-09-27 16:06

“李倩聪,到!梁俏益,到!谭碧莲,到!”……“谭念班”在台上整齐列队,点到“谭念”的名字时,9名同志齐声回答——“到!到!到!”一次特殊的点名,声音铿锵有力,场面感人肺腑。

   

“谭念班”特殊的点名。

9月27日上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一场特别的宣讲,引无数学子热泪盈眶;一次特殊的点名,昭彰烈士事迹的感人力量,宣示传承烈士精神的坚定意志。

在当天举行的“先锋的力量——谭念烈士事迹宣讲暨《逆水铸魂》新书交流分享”主题纪念活动中,主办方特意在活动中增加这点名环节。

故事从2007年讲起。当年6月24日,原武警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顺德边防检查站监护中队战士谭念同志,在家乡广西浦北勇救4名落水少年英勇牺牲。

谭念牺牲后,被评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共和国公安英烈、感动广东五大公安英烈,荣记一等功;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追授为“舍身为民好战士”,顺德区委区政府誉其为“顺德好人”。为传承弘扬谭念烈士精神,顺德边检站将谭念烈士所在班级命名为谭念班、所在岗位命名为谭念岗。

李倩聪作分享。

“谭念班长并没有离开,他以另一种方式陪伴着我们。”时任谭念班第5任班长李倩聪用自身成长经历讲述“谭念班”成立以来,始终走在守卫国门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成为践行强警目标的生力军和先锋队的故事,并现场展示令他记忆尤深的点名场景。

2019年1月1日,谭念班34名战士改革转隶为移民管理警察。这一特殊的点名中的一声“到”,可谓是“一生到”。

而当谭碧莲大声喊“到”时,全场更是响起热烈掌声。她是谭念烈士的亲妹妹。

特殊的点名令人感动。通讯员黄东航摄

“哥哥牺牲的时候,我还小。说心里话,我不想让他当什么英雄,我只想要回那个关心我、爱护我的哥哥。”谭碧莲说。

谭碧莲回忆痛失至亲的那段时间里,她很想知道哥哥为什么会义无反顾跳下去,就算体力不支也要救回4名孩子。2007年12月18日,她参军入伍穿上跟哥哥一样的军装,接过哥哥的钢枪来到哥哥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找她心中的那个答案。

在顺德边检站服役的5年里,碧莲沿着哥哥的足迹奋斗前行。这5年让她明白:当年哥哥选择舍己救人,是他作为一名军人的职责使命。

“哥哥,请你放心,家里一切都好!”在这里,谭碧莲动情地向哥哥“汇报”。

浩然英雄气,激荡天地间。

“谭念烈士、谭碧莲我都带过他们,因此,对于烈士事迹的复原、传承,我非常有感触、也非常感动。”顺德边检站站长冯利“没忍住”热泪盈眶,“烈士事迹令人感动;看到烈士家乡的发展变化,令人安慰;看到这么多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到烈士的事迹、积极传承烈士精神,这是一种升华。”

顺职院学生阅读《逆水铸魂》。

顺德区作家协会主席王茂浪以“水”为主线,结合广西浦北、广东顺德的相关人和事,特别是顺德边检站的人和事,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创作缅怀谭念烈士的书籍——《逆水铸魂》,讲述谭念烈士22岁的人生经历。现场,他“从水说起”,以水为脉,对谭念烈士的事迹、该书的创作作分享。

来自广州边检总站的民警赵国栋、王馨甜分别饰演母亲和儿子的角色,现场呈现第五届夏青杯朗诵大赛全国二等奖作品《一本鲜红的士官证》,重现十六年前谭念舍身救人惊心动魄的场景。

《一本鲜红的士官证》诗朗诵。通讯员黄东航摄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陈一川说,了解到谭念烈士事迹后,“非常感动。我们作为大学生,也要坚定向前进,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陈诺说,“作为00后青年,要更努力奋斗,坚守初心,勤学上进。”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覃征鹏 通讯员梁嘉浩、黄伟

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覃征鹏(署名除外)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佛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