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学会有疑惑:我从小喜欢看历史课外书,但是历史成绩却不喜欢我,老是上不去,该怎么办?
“要想取得好成绩,单靠看课外书和单纯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佛山市第十中学历史备课组长黄达清表示,《孙子兵法》里提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对敌人和自己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作战就不会失败。
考场如战场,历史试题的命制是想考查同学们什么呢?本期教育周刊,黄达清带领同学们简单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提高学习成效。
黄达清: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禅城区初中历史兼职教研员,曾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禅城区名教师、禅城区优秀“三名”人员、禅城区九年级优秀教师、禅城区历史小论文比赛优秀辅导员等。
了解历史学科5大核心素养具体要求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提到的命题原则和试题要求,都提到了‘核心素养’这几个字眼。”黄达清解释,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指同学们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佛山市第十中学学生在课堂上。/校方供图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科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5大方面,具体上: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包含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等。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的形式呈现。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以材料整理、对史料的解读、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形式进行考查,培养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学精神、世界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等。
理解试题命制想考查同学素养
那么,试题的命制是以怎样的形式来呈现和考查同学们呢?黄达清举了几个试题例子来说明。
比如唯物史观,是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看看这道题: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却出现了“废井田,开阡陌的局面”,设问原因是什么?
黄达清解释道,因为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广,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此题考查了学生唯物史观,要知道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佛山市汾江中学民乐团参加新春晚会。/校方供图
史科实证,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科了解和认识历史。这项素养如何考查?黄达清举了这个例子: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作“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描写的是什么?
可以看到,材料中的“礼闱”是指科举考试中会试,“至公”是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这道题涉及的是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相关内容,它是考查同学们是否能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即考查史料实证水平的达成度。
试题命制一方面考查各个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另一方面也综合考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比如,试题会通过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通过这种开放性的设问,考查同学们材料选择、概括和历史阐述能力,展现同学们综合素养的达成度。
不同题型有对应解答技巧
理解了历史试题设置背后的考查逻辑之后,还要注意答题技巧。不外乎是要审题仔细,快速抓住题干,用历史语言准确作答,书写规范。
根据不同题型,也有各自具体的答题技巧。
比如材料题型,对于学生是最难的,很考验学生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对于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尚佳情况下,学生可以尝试先读问题,再读材料,最后作答。解答材料分析题主要有“三步”,即一读,二读,三答。
佛山市第四中学学生在课堂上。/校方供图
一读,即先读清楚这四个内容,包括读懂材料的来源,比如常见是根据“材料一,……”;考查学生什么能力,比如常见的“指出”“归纳”“概括”等词语;答题的要求;答题的范围,有无限制。
读懂问题后,再带着问题去读对应材料。边读边划出中心句,随时与问题挂钩,看是否相关,及时找出关联的题干。读材料时,要特别注意材料中的分号、关联词。比如分号表示并列,在归纳和概括时很重要。还有关联词,比如“不仅仅是”“不仅……而且”“还”“仍然”“也”等等。还有,读材料时千万别忽略材料的出处,这个信息也很重要。
在读明白问题和材料后,最后一步就是根据要求作答。作答时注意五点:必须按要求答,不能答非所问;其二,看分答题;其三,答题要点化,答题时最好标上序号或用分号隔开作答;其四,答题用历史学科术语答题,切忌大白话作答。一定要抓住关键词语,组织好语言后再落笔作答,忌讳想到哪里答哪里。
再比如探究题,跟材料分析题解法相类似。解这种题目时读题、审题很重要,特别是限制性的词,即答题的范围。
在材料分析题和探究题的最后一问,是开放答题。此题一定结合几则材料的中心,每一则材料都有一个围绕的主题贯穿来出考查学生,必须找到“龙眼”,只要围绕中心词都可以。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