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山水均安,这样为幸福“加码”|均安实力②
佛山日报 2022-04-29 21:02

均安的幸福标尺是什么?答案很多——

医养结合成为省级标杆、在全区各镇街中率先实现初中生全寄宿、和谐社会欣欣向荣……近年来,均安高度重视民生事业,用民生之笔,着力描绘幸福城市底色。

去年,均安除代表佛山入选广东省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外,医养结合的“均安模式”更是被省委深化改革委在全省推广。今年3月23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更是专题聚焦顺德均安医养结合模式。

山水均安,做对了什么?

天连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正在进行康复治疗中的长者。

镜头1:聚焦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痛点难题

老有所养,不仅是许多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国之大事”。

统计数据显示,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的均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1.9万人,约占户籍人口数的19.1%,老龄化程度较严峻。此外,该镇还有超过2000名失能老年人。

这些老年人的照护难题,可谓养老事业的“难中之难”。

再纵观养老资源。彼时的均安仅有镇敬老院、区颐养院两间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仅374张,护理型床位缺口大。失能 、失智等特殊老人对于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刚性需求日益增加,老人的照护、住院占床成了社会的痛点。顶层设计方面,老龄人服务存在“九龙治水”的难题,资源配置较为分散。

号准“民需之脉”,2018年以来,均安镇联动各级卫健、医保、民政、残联、住建、自然资源局、区编办等部门,多次到镇内深入调研,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变“九龙治水”为“一体同责”,促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向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转型。

很快,养老备案、养老机构补助、医保政策等系列新政相继出台落地。

随着政策瓶颈的突破,均安创新“在家门口健康安居、普惠服务医养结合”模式,因地制宜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南沙、天连、南浦、星槎4间社区卫生服务站,构建东南西北4间医养结合服务中心。2022年全面建成后,将增加医养结合床位200张。

目前,南沙、天连两个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已交付使用,可以提供100个床位,主要收住失能、半失能、失智等特殊老人。2022年,南浦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将建成并启用,星槎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相关建设工作也在进一步加紧推进中。

南沙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天连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镜头2:积极探索“医办养”,开展家门口公益普惠的医养结合服务

医养结合,还得解决“结合什么”与“如何结合”的问题。

均安镇副镇长洪新田表示,均安镇通过整合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全力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使老年人获得专业规范、方便可及、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

一方面是积极构建均安医联体。201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下称“均安医院”)和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称“服务中心”)组成了医疗联合体(简称均安医联体)。

均安医联体实行一套班子管理,以及“6统一”(行政、财务、人员、药械、质量、信息一体化)和“4共同”(责任、利益、管理、服务共同体)。

“以事定岗、按岗聘用”。为提升人员队伍能力建设,为老年人安心、快乐、幸福地养老保驾护航,均安医联体制定出医疗与公卫并重的薪酬绩效考核方式,对包括临床一线、业务骨干,以及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给予工资绩效倾斜。

这种紧密型纵向医疗联合体,是顺德区的唯一。以“一盘棋”的体制机制运行,优质资源得以下沉,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更优更实,实现了医疗卫生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另一方面是均安大力推动基层站点建设。近年,均安镇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及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构建成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

在规划建设4个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上,选址东南西北面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目的就是要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运行至今,已交付使用的两个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成效卓著。这两中心充分发挥均安医联体资源,实现“养老不离社区、养老不离家门、养老不离医院、养老不离亲情”,调动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切积极因素,打造“接得下、托得住、可持续”的惠民健康安居品牌。

天连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怀旧小镇。

镜头3:均安模式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认可

在传统的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下,失能老人只能选择将医院当作护理场所,老年病人长期住院加剧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也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

为解决这个问题,均安镇用活上级政策,以“小资金”撬动“大资源”,不断打造公益普惠安全可靠的医养服务。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21年以来,市、区两级分别印发《佛山市基本医疗保险家庭病床管理办法》《顺德区养老机构资助办法》,分别从医保政策、资金补助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从而为均安镇构建医养服务新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持。

其中,家庭病床收治条件增加至14种,删除“且长期卧床”的附加条件,将“长期卧床需治疗者”作为病种之一,医保结算标准按照建床人因病施治费用和照顾级别核算,特殊老人医养服务也能纳入医保补贴范围。

而《顺德区养老机构资助办法》,明确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养老机构享受与社会力量设立的养老机构同等优惠政策。增加床位建设补贴、运营资助补贴以及一次性医养结合补贴、一次性创建星级机构补贴。

在各种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均安的医养结合项目顺利推进。与此同时,附近村居还无偿提供扩建用地,社会资源也提供爱心助力。

目前,包括南沙、天连以内的均安镇医养结合服务已实现公平普惠。医生、护士、护工24小时在岗,费用却非常“亲民”,每月包括伙食费、床位费、护理费在内,最低费用为2250元/人,最高为3850元/人,符合相关政策的“三无、五保”老人还能享受费用减免政策。

南沙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专科医师下沉查房。

镜头4:整合优质资源,打通医养服务链条

医养结合这项工作的灵魂还在于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

在打造新时期基层卫生与健康工作上,均安聚焦专业化服务,聚焦精准靶向服务,聚焦“家门口”情结,在全流程开展创新突破。

均安医院院长王文权说,由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造而成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功能定位不再是单纯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卫服务,而是“医、护、药、康、养”五位一体卫生健康服务的供给,可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中药、中医适宜技术、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一体化服务。

这离不开专业团队的支持。以医带养,康养融合,均安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采取团队式服务。由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组建成为均安医联体“三师共管”团队。

其中,医院专科医师团队每周定期到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坐诊、查房及传帮带;康复技师长期驻站,辅导长者康复锻炼。医联体可以随时派医生到养老机构进行诊疗。如果老人的病情较重,医联体可以随时派医生到养老机构进行诊疗,或者把老人转运至医院治疗。

为此,均安医联体上下联动,开通双向转诊、急诊急救绿色通道,解决最需要帮助老年人的“医”和“养”问题。

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就设在村居,也是精心思考后的布局成果,让村居和居家老人就近方便快捷的感受到医养结合服务。这样一来,既维系了亲情,解决长者的后顾之忧,又丰富了养老服务内涵,提升了养老服务品质,让老人及家属放心、省心和安心。入住老人除了就医“零距离”、探访“近距离”,还能享受周到的护理及生活照顾、人文关怀等优质服务。

南沙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收到一面特殊锦旗。

镜头5: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2019年8月26日上午,南沙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收到一面特殊的锦旗。

锦旗是一位长者的侄子李先生亲自送来的。“我叔叔虽然走了,但他走得很安详,感谢你们对老人生前的精心照护。”见到医护人员,李先生十分激动。

患者给医生和医院送锦旗表达谢意,这是常有的事。然而,“患者”去世了,家属还给医护人员送锦旗的情况却不多见。

原来,李先生的叔叔因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时间久了,老人情绪较为烦躁。照顾叔叔成了李先生一家的“心头痛”。

了解到南沙社区医养结合中心主要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医养护”养老服务,2019年6月11日,李先生帮叔叔办理了入住手续。因为离家近,李先生和家属经常过来探望老人。

在南沙医养结合中心全体人员的精心照护下,老人很快适应医养结合中心的生活,认知状态、表达能力、自理能力也有明显改善,家属表示很满意、很放心。李先生每次探望老人,所闻所见,都让他感动不已。

“入住时,都想着是临终关怀了。在这2个多月里,叔叔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对我们家庭来说,精神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放松。”李先生说,“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感激之情,唯有锦旗表谢意。向你们致谢,既是老人生前的心愿,也是我们家属一直以来发自内心的感激。所以,刚料理完老人的后事,我就过来向你们当面致谢了。感谢你们给了老人生命最后的安详。”

一面锦旗,一份感恩。自开启医养结合服务以来,均安陆续收到印有“真情服务暖人心,全心全意为老人”、“关爱胜似亲人,呵护无微不至”等感谢话语的锦旗。

市民点赞的背后,是民生实事做好的价值体现。去年,均安镇代表佛山荣获广东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021全省医养结合工作现场会也在均安举行,“家门口医养结合”改革创新经验已被省委深化改革委面向全省推广,不断为推动广东医养工作再上新台阶贡献“均安模式”。

后记: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民生无小事,养老服务更无小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既是家事,也是国事。

2015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突出问题导向、价值导向、效果导向,均安迎难而上,顺势而为,积极推动家门口健康安居、公益普惠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落地见效,为广大老年人谋求更多的健康福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医养结合这条路不易走,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民生工程、系统工程。溯源均安医养结合之路,或许可为完善老年人医养康养服务体系、促进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

窥一斑而知全豹。聚焦医养结合,也让我们得以了解一个地方的“民生观”。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民生事业,用不用心大有不同。民生福祉成色更足,市民幸福指数更高。

均安的明天,会更好!

文/佛山日报记者杨婷 通讯员均宣、均安医联体

图片由均安医联体提供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佛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