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快餐大家乐很多人耳熟能详,但你听说过“河口大家乐”吗?在三水河口,30多年来这家不做快餐只做夜宵的“大家乐”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特别是其招牌菜“河口炸鸡翼”更是红极一时,成为老三水挥之不去的味道。
如今,河口大家乐依然隐藏在城市一角。每当夜幕降临,城市的烟火气逐渐升腾之时,店内那一只只炸鸡翼,那一碗碗老火粥,都能为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三水食客带来直抵内心的温暖和感动。
位于三水区西南街道的河口大家乐小吃店已经营业了30多年,每天食客络绎不绝,“河口炸鸡翼”是每个三水人心中对河口的味道记忆,金黄的色泽让人垂涎欲滴。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位于三水区西南街道的河口大家乐小吃店已经营业了30多年,每天食客络绎不绝,“河口炸鸡翼”是每个三水人心中对河口的味道记忆,厨房内老板伦贵强(右)正在与同事一起为食客炸鸡翼。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招牌炸鸡翼成为三水人独家记忆
提起河口大家乐,不得不提的是“河口炸鸡翼”,这可是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客人必点的招牌菜。
河口炸鸡翼到底有何独到之处?河口大家乐老板伦桂强介绍,河口炸鸡翼是他经过反复研究,从1988年一直改良传承至今的独有菜式。为了能够做出脆皮爽口的炸鸡翼,他在油炸方面下足功夫。
位于三水区西南街道的河口大家乐小吃店已经营业了30多年,每天食客络绎不绝,“河口炸鸡翼”是每个三水人心中对河口的味道记忆,金黄的色泽让人垂涎欲滴。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譬如,为了让炸鸡翼够入味,每只鸡翼都要腌制40分钟以上;为了让鸡翼里面的鸡肉能够酥一些,伦桂强不仅严格控制油温,使油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还要将鸡翼反复煎炸半个小时以上。这样,刚刚炸出来的鸡翼才能香脆可口、饱满多汁、脆皮咸香。
除此之外,独特的酱汁也是“河口炸鸡翼”的灵魂所在。伦桂强说,他将豉油、醋、糖、蒜末等酱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在一起,最终研制出一款酸酸甜甜的独家的酱汁。为什么要调配酱汁?伦桂强介绍,新鲜的鸡翅搭配上老板研究多年的酱汁,才能不像其他的炸鸡翼一样“干身”,吃起来更加有味道。
独特的油炸方式以及搭配合理的酱汁,使得河口炸鸡翼牢牢抓住三水街坊的胃。当淋上酸酸甜甜的酱汁和椰蓉,再咬一口松脆的鸡肉,食客唇齿间迸发出难以言喻的口感,让人爱不释口。
多年来,虽然河口大家乐还有花生牛草肚粥、炒花甲、酸甜排骨等食客爱吃的招牌菜,但“河口炸鸡翼”始终是不少三水街坊心中的味道记忆。三水坊间曾戏言,没有吃到“河口炸鸡翼”,就等于没有来过“河口大家乐”,甚至没有来过河口。
位于三水区西南街道的河口大家乐小吃店已经营业了30多年,每天食客络绎不绝,即便是大雨天食客依然在雨棚下享用美食。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位于三水区西南街道的河口大家乐小吃店已经营业了30多年,每天食客络绎不绝,即便是大雨天食客依然在雨棚下享用美食。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30年老店只想为食客留住老味道
为何“河口大家乐”要冠名“大家乐”这一名称?伦桂强回忆,他曾经去过香港等地打工。当时有一次肚子饿,便和工友们去吃“大家乐”快餐。吃完后,伦桂强被大家乐快餐的味道深深吸引。他突发奇想,为何不在自己的家乡河口也打造一家“大家乐”餐厅呢?于是,在1988年,河口大家乐便油然而生。
一开始,伦桂强只是做炸鸡翼、老火粥等简单的几种菜式。没想到,小吃店开业后一炮而红。不少市民纷纷过来寻味。后来店面越做越大,伦桂强也增加了炒田螺、煎米粉等菜式,不断满足食客们的味蕾。河口大家乐也逐渐改到晚上营业。伦桂强说,之所以只做夜市,一是照顾那些工作较晚下班的食客,二是夜幕降临时,烟火味比较浓,更能温暖食客的身心。
煎米粉绝对是是河口大家乐的特色菜,独特的汤底加上酥香爽脆的煎米粉,仿佛打开美食新世界。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如今,河口大家乐已经开业30多年了,贯穿了很多三水街坊童年、少年、中年。顾客和店家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平常。伦桂强告诉记者,之前,河口大家乐是在三水二桥附近营业,后来才搬到魁岗村。虽然店铺多次搬迁,不少市民依然选择前来寻味。特别每到周末晚上,店里就座无虚席,热闹非常。不少熟客一进门,就能清楚记得他们喜欢什么菜。
昨晚,市民刘伟特地带上朋友一起开车过来吃炸鸡翼。刘伟说,自己从高中开始就经常来河口大家乐吃夜宵。现在虽然住得比较远,但只要有时间就会过来。刘伟笑道,十几年来,炸鸡翼一直都很好吃。他曾在其它地方吃过类似的炸鸡翼,但味道都比较干,远远不如这里的炸鸡翼酱汁浓厚。晚上约上三五知己到河口大家乐吃上一顿宵夜,足以抚平奔波一日的疲累。
位于三水区西南街道的河口大家乐小吃店已经营业了30多年,每天食客络绎不绝,厨房内工作人员正在帮食客打包。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对此,伦桂强笑道,人气高都是因为街坊捧场,大家吃得开心就好了。明年,伦桂强也到了退休的年龄。虽然临近退休,每到华灯初上之时,伦桂强依然坚持亲自炸鸡翼。“今年我已经59岁了,但如果可以,我还想继续坚持炸下去,希望河口炸鸡翼这个的招牌能够继续发光发热,希望为三水街坊留住这么多年来的老味道。”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
图/佛山日报记者王澍
猜您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