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南海法院推出便民利民十大举措,你都知道吗?
佛山日报 2021-06-12 19:52

电子送达全覆盖、生效证明说“再见”、便民服务再升级……记者获悉,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南海区人民法院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统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推出便民利民十大举措,为群众提供多种贴心司法服务。

一、指尖办事不打烊

南海法院全面推进诉讼事务网上办,通过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粤公正小程序、中国移动为法院等网上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网通办”诉讼服务。

据统计,1-5月,当事人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立案20389件,网上调解、网上开庭214件。目前,南海法院网上立案占立案总数的80%左右,立案大厅现场人流明显减少。

二、“海啸行动”保民生

为服务“六稳”“六保”,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4月中旬至6月中旬期间,南海法院开展2021年度“六稳六保”海啸专项行动,重点攻坚民生案、骨头案,确保拒不执行、恶意逃避执行的行为得到精确打击。

今年以来,南海法院开展“六稳、六保”海啸执行专项行动6场次,共办理骨头案件83件,其中促成和解22件,执结案件25件,对9人实施司法拘留措施,执行到位金额2098.64万余元;清空腾退房屋和厂房38处。

三、款项退缴马上办

南海法院成立统一结算中心,优化缴纳刑事罚金缴纳、诉讼费收退缴及执行退款等事务办理流程,业务办理用时明显缩短,推进款项退缴“窗口集中办、平台线上办、流程规范办”。

1-5月,南海法院办理刑事罚金退缴业务1444笔,收缴费用0.3亿元;办理执行退款16130笔,涉及金额9.22亿元,案款平均发放天数4.1天,执行退款流程从18个环节压缩至4个环节。诉讼费退费流程简化,当事人办理诉讼费退费时,无需再摁手指摸。委托他人办理诉讼费退费时,若诉讼费退回当事人本人账户,也无需提交授权委托书。

四、电子卷宗深应用

南海法院切实发挥电子卷宗在信息获取以及流转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电子卷宗在审判辅助、案件庭审、司法裁判等领域实现深度应用,逐步形成以电子卷宗为支撑的集成化、高效化、智能化办案新模式。

2021年1至5月,南海法院全院共36341宗案件采用电子卷宗办案模式,同期,南海法院案件结收比93%,法官人均结案174件,平均结案周期72天。

五、诉前和解化纷争

南海法院打造一个区级诉前和解中心+5个诉前和解中心工作室+N个一体化处理平台的“1+5+N”诉前和解工作网络,实现多元解纷机制实体化运作,为群众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2021年1至5月,南海法院诉前和解中心新收案件14181件,结案14501件,调成率36.9%,5346件案件不需要立案就得到解决。

六、义工指引暖人心

南海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配备自助立案、自助填单机等设备,设立诉讼引导岗、义工法律咨询岗、爱心服务岗等,努力满足办事群众多样化需求。

目前,当事人除了开庭以外的诉讼事务,均可以在南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义工咨询服务岗现有近60名义工轮流值班,今年1至5月,诉讼服务大厅咨询服务岗共服务群众6538人次。

七、电子送达“E键”查收

4月开始,南海法院全面在院内铺开电子送达工作,审判团队可通过广东诉讼服务网直接向当事人发起电子送达,逐步形成以电子送达为主、以邮寄及其他送达方式为补充的送达模式。

今年以来,南海法院已通过广东诉讼服务网进行电子送达45801次,比去年全年增长150%以上,节约司法资源,送达周期进一步缩短,让信息多跑路,让当事人少跑腿。

八、“分调裁审”提质效

南海法院积极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通过实行庭前准备工作集约化管理,推动诉前和解、速裁和专业化审判融合开展,逐步形成繁简分流、调裁一体、类案专办的审判新模式。

目前,南海法院共组建10个“调裁一体化”团队,今年1至5月,共通过速裁机制办结民商事案件5340件,民商事案件平均结案周期同比从2019年的105天下降到今年的84天。

九、生效证明说“再见”

由佛山法院审理并生效的诉讼案件,申请人在佛山两级法院申请执行法院生效裁决立案时,均免予提交生效证明材料,由立案人员在系统中直接查询法律文书生效信息。如另需开具生效证明,当事人可通过窗口现场领取、邮寄、广东诉讼服务网或“粤公正”小程序自助下载等方式获取。

十、阅卷服务更周到

上线南海法院微信服务号,为当事人提供阅卷预约服务。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阅卷区,配备自助查询设备和无线WIFI,提供打印、复印等便民服务,为诉讼当事人现场阅卷创造良好环境。

2021年1至5月,南海法院共为当事人提供阅卷服务3476次。

文/佛山日报记者王旖荻 通讯员卢丹伦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佛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