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南海藤编,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佛山日报 2020-06-07 10:18

南海藤编 

南海(大沥)藤编最早记载于北宋欧阳修等人编修的《新唐书·地理志》,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年)编修的《南海县志》亦有记载。据史载,南海大沥藤编最先使用本地野山藤为原料,后改用海南的白藤编织;清代道光年间开始使用洋藤编织。南海藤编,被誉为“指尖的艺术”。作为大沥、乃至南海的记忆,历经百年的南海藤业沉浮起伏,逐渐式微,传统藤编手工技艺也随之波澜曲折。但是我们欣喜看到在各方政府的支持和努力下,南海藤编这种传统技艺正焕发新的魅力。2012年,南海藤编技艺入选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南海藤编正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藤编是一种以棕榈藤类植物茎杆的表皮和芯为原料,编制而成的实用品和工艺品。其工艺复杂,品种不同即工艺各异。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材料(藤条)采集,经过削藤节、拣藤等工序加工成藤皮藤芯,之后藤皮加工成藤席和笪,而藤芯则编织成各类藤成品(如藤织件)或技术编制成各种藤制品。

demo.jpg

南海大沥藤编品种丰富,主要有藤席、藤笪、藤织件和藤家具4大类。具有实用性强、质轻色淡、轻便美观、工艺精致、构思独特、造型丰富以及天然环保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南海大沥藤编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其产品深受国内外欢迎,大部分远销台湾、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曾是我国藤业的主要代表,中国唯一的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受联合国邀请赴斯里兰卡协助发展藤编生产。

demo.jpg

店铺介绍

凯腾藤艺(点击进入店铺>>

店铺产品包括藤编床上用品、家具用品、工艺品等。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佛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