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提醒】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收下这份小贴士!
佛山12345 2024-10-29 14:21

↓点击了解医保参保攻略↓

弹性延迟退休如何规定的?

哪些渠道可以查本人对应的法定退休年龄?

……

关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收下这些小贴士吧!

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时间,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逐步延迟到63周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从原50周岁、55周岁逐步延迟至55周岁、58周岁。个人具体法定退休年龄可以通过退休年龄对照表、退休年龄计算器小程序查询。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要遵循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怎么实现小步调整?

小步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节奏总体较缓。对于目前临近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只会延迟1个月或几个月;对于年轻的劳动者,延长的幅度虽然大一些,但要经历十几年改革周期,个人有较多的时间来适应和调整。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怎么突出弹性实施?

弹性实施,就是改革不会搞“一刀切”,不是强制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给个人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具体说,就是在统一实施延迟退休的基础上,允许满足一定条件时,根据自身情况和个人意愿,按规定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或弹性延迟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其中,选择弹性延迟退休的,需与企业协商一致。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怎样体现分类推进?

分类推进,就是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不是所有人“齐步走”,而是根据不同群体的原法定退休年龄,分类采取不同的改革节奏。其中,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按照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按照每2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该类女职工原法定退休年龄最低,改革的节奏最快。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怎样体现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指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兵突进”,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协调推进。例如,针对大龄劳动者可能遇到的就业困难和问题,在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同时,出台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支持政策,加大对大龄劳动者的失业保障,积极开发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岗位,完善超龄劳动者劳动保障等。

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怎样调整?

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63周岁。

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怎样调整?

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8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按每2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5周岁。

弹性实施中的“往前弹”是怎么规定的?

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弹性实施中的“往后弹”是怎么规定的?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025年1月1日至2029年12月31日期间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是多少?

该时间段最低缴费年限不调整,仍为15年。

2030年及以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是多少?

从2030年1月1日起,按照每年提高6个月的节奏,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

弹性退休是改革期间的阶段性政策还是长期政策?

弹性退休是一项长期政策,改革到位后仍然适用。

改革后,男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是否可以自愿选择仍在60周岁时退休?

可以。

改革后,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是否可以自愿选择仍在55周岁时退休?

可以。

改革后,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是否可以自愿选择仍在50周岁时退休?

改革后,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在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时,可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也就是,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不超过53周岁的女职工,即1980年12月及之前出生的女职工,仍可按规定自愿选择在50周岁时退休;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超过53周岁的女职工,即1981年1月及之后出生的女职工,按规定将不能自愿选择在50周岁时退休。2039年12月改革到位后,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最早可自愿选择在52周岁时退休。

灵活就业人员领取养老金年龄是否也会调整?

是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从2025年1月1日起,每4个月延迟1个月,男性由原60周岁逐步延迟至63周岁,女性由原55周岁逐步延迟至58周岁。

灵活就业人员是否可以弹性退休?

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领取基本养老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不得低于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的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灵活就业人员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可选择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弹性延迟退休期间,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并相应领取更高水平的基本养老金。

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政策如何衔接?

按现行规定,企业(职业)年金的领取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个人养老金领取“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本意是退休人员在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再领取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改革后,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的领取年龄和基本养老金领取年龄保持一致。

对大龄失业人员有哪些倾斜政策?

在加强大龄失业人员保障方面,主要有两项照顾政策:一是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领金年限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二是改革期间,由失业保险基金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领取养老金年龄和最低缴费年限是否调整?

本次改革不涉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领取养老金年龄仍为60周岁,最低缴费年限仍保持15年不变。

职工养老保险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是怎么体现的?

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与个人缴费工资水平挂钩,每缴费满1年多计发一个百分点。因此,缴费工资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水平就会越高,体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由个人缴费和利息形成的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计算得出。缴费工资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储存额就会越大,相应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也体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

职工养老保险晚退多得的激励机制是怎么体现的?

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由个人缴费和利息形成的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计算得出。不同的退休年龄对应不同的计发月数,退休年龄越早,计发月数越大;退休年龄越晚,计发月数越小。晚退休1年,多缴费1年,个人账户储存额就会越多,个人账户计发月数越小,计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体现晚退多得。

通过哪些渠道可以查询本人对应的法定退休年龄?

参保人员查询本人法定退休年龄,可以通过4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方线上服务渠道:(1)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2)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3)电子社保卡;(4)掌上12333APP。通过上述途径访问“退休年龄计算器”小程序,输入本人的出生日期、性别等信息,即可查询对应的法定退休年龄和退休年月。参保人员还可以通过前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窗口、拨打12333咨询服务热线等线下方式,查询本人法定退休年龄。

佛山12345微信编辑组

来源 | 佛山12345

编辑 | 佛山新闻网 辛裕祺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

公积金贷款 | 公积金提取 | 公积金转移

社保卡申领 | 身份证业务 | 居住证办理

出入境办理 | 网约车办证 | 结婚证办理

私家车违章 | 领生育津贴 | 失业保险金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佛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