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黎红玲报道:时隔近40年,南海龙船再次上山。10月9日,南海叠滘庆云村的一条龙船被搬上虫雷岗山魁星阁,它将作为一件特殊的展品,展现佛山美丽乡情,助力乡村振兴。
10月9日,魁星阁广场,20多个村里的年轻人合力将龙船搬到展览的位置。/本文图片均由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早上,9:00,叠北社区庆云村,一番仪式之后,铿锵的鼓声响起,龙船被缓缓放下庆云涌,20多名龙舟健儿拨起手中的桨,沿着蜿蜒的庆云涌,将龙船划向村口,准备运往虫雷岗山魁星阁。
这是一条长超16米、重约1吨、可以坐20人的柚木龙船,造于2007年,用于平时的日常训练。据村民介绍,庆云村的龙舟队每年端午前后都要进行扒龙船比赛的训练,龙船每三四年就要更新换代,因此,对村民们来说,这条龙船已经算是村里的“老龙”了。
要想这条“老龙”搬上虫雷岗山魁星阁,并非易事。在村口涌边,龙船被起重机吊起装车,虫雷岗山尽管海拔高度只有60米,但上山道路狭窄曲折、坡陡路滑,一路让人提心吊胆。及至山顶,龙船由20多名壮汉合力抬进魁星阁,从下车到搬进魁星阁只有不到100米距离,中途却歇了两下,足见龙船的沉重。
魁星阁西广场,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围观。
“拿凳、拿凳、拿凳来!”随着众人的呼声,历经近三个小时,庆云村这一条会漂移的龙船,终于被安放在虫雷岗山魁星阁一楼文德厅。
见到村里的龙船顺利搬到魁星阁,村民杨远信很是自豪:“这条龙船集中展现了叠滘传统龙船的特色,能够在这里安放,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我很开心。”
在佛山,龙舟不仅寄托着乡土乡情,更代表着佛山人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奋勇争先精神。这次龙船上山,也是继1980年将龙船抬上西樵山天湖扒龙船之后,南海的又一次创举。
南海叠滘庆云村将村里的一条龙船搬到魁星阁去,本次龙船上山是继1980年将龙船抬上西樵山天湖扒龙舟之后的又一次上山。
今年66岁的梁成坡40年前参与抬龙船上山活动。他说,40年前龙船上山全靠板车拉,但当时在西樵山上扒龙船,吸引了众多港澳乡亲回乡投资,推动了南海的招商引资,促进南海经济的高速发展。“上一次龙船上山,南海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走向辉煌;这次龙船上山,展现的是南海乡村的新风貌,代表南海吹响乡村振兴号角,推动更大的发展。”梁成坡激动地说。
南海区地方志办公室科长魏建科表示,10月18日,佛山市南海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成果展将在魁星阁开幕。这条来自庆云村的龙船,也是这次展览的一件特殊展品。
据悉,2016年10月,南海启动对1253个自然村落首次大规模、全覆盖的普查,历时三年,查明了各自然村落的浓缩简明史和核心信息源,对南海区乡村历史和人文资源作了全面盘点,并对南海村情和美丽乡愁作了全景定格。“自然村落堪称活的博物馆。这些展品有数百件,是普查时从乡村搜集而来,将展现南海乡村发展的脉络。”魏建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