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清晨,在南海里水镇夏西工业园后山这片被划为地质灾害2级预警的区域,巡查人员的身影出现在雨后湿滑的山坡上,一场严密排查正在紧张进行......台风“杨柳”环流带来的暴雨一停歇,佛山的群测群防人员与技术专家立即兵分数路,再次奔赴地质灾害预警区域,强化“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
夏西工业园后山,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潮湿气息。广东省地质局佛山地质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邹杰等巡查人员正专注地检查着山体的每一处细节,“昨天早上人工专业巡查时,我们就发现了山体异常,立即上报。”
“发布了2级预警后,我们雨中也没停。今天雨停了,更要抓紧时间复查。”邹杰的目光扫过滑坡的坡顶、坡中、前缘这些关键部位,不放过任何雨后可能显现的危险征兆。
这样的巡查在全市49个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同步铺开。为筑牢台风“杨柳”过境期间的地质灾害防线,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始终紧绷神经,24小时紧盯风情、雨情、水情及风险变化,组织起一张由群测群防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织就的严密监测网,巡查频次因预警而显著加密。
8月14日晚,巡查人员开展地质灾害巡排查。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市自然资源局森林防火与地质矿产科科长程德均介绍,8月14日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后,市自然资源局立即派出4组专业技术人员分赴各区巡查。考虑到夜间风险,又提前安排4组人员进驻南海里水镇、西樵镇以及顺德、高明的重点区域。8月15日一早,4组人马再次出发。程德均特别强调,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暴雨停止并不意味着风险解除,持续的盯防至关重要。
8月14日晚,巡查人员开展地质灾害巡排查工作。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据统计,本轮台风防御期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累计出动巡排查人员748人次,重点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风险点466处次,同时派出7组专业巡查“尖兵”,精准巡查监测52处次,发放宣传资料30份,现场指导群众如何防御和紧急避险。在那些被评估为高风险的区域,4组应急处置力量星夜驻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8月14日晚,巡查人员重点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点。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得益于前置的预警、高效的排查和果断的避险转移措施。截至目前,全市已安全转移受威胁群众157人。虽发生险情1起,但无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据了解,鉴于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特点,市自然资源局将持续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及地质灾害风险变化,把监测预警、巡查排查、人员转移撤离及有序返回等工作作为当前重点任务抓细抓实。
文图、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龙凤、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