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海狮山街坊张先生报料:他的新能源汽车停在车库毫无征兆自燃,不仅自家车烧得彻底报废,还波及旁边两辆车。可后续赔偿和责任认定,让他直呼“太失望”!
张先生的北汽新能源车自2022年12月落地以来,至今未满三年,平时使用时车况一直良好,实在想不通为何会发生自燃。

据张先生回忆,11月8日晚11 点左右,他刚从公共充电桩充好电回到小区车库,可没想到,不到两小时,车辆就开始冒烟并自燃。
11月1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小车前后都有烟熏痕迹,右后轮胎部分被烧融,车厢内部也有明显的燃烧痕迹,车库上方的排烟管道已被烧毁,为防止出现二次起火,物业不仅在车辆周边设置了警戒标识,还特意将水管放在车上,让水流缓慢滴下,车库地面上也留下了大片水渍。


张先生提供的消防部门未盖章调查报告显示,车辆起火原因为:锂电池热失控蔓延致灾!

爱车自燃,还殃及旁边的两辆小车,加起来的车损大约是两千多元,而物业方面的损失目前还未统计完毕。为了方便各方沟通处理后续问题,物业主动牵头组建了微信群,将物业、厂家工作人员以及保险人员都拉进群里,可张先生却表示,他完全没感受到有效的沟通。
张先生直言:“在群里面,保险公司和厂家的人,都没有什么交流,基本都是他和物业的人在沟通,这就是他们在推诿扯皮,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我非常失望。”
拍摄当天,北京汽车也来了两名工作人员,在记者的询问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卡在了无法将车拖走,“如果是质量问题,我们不推卸不推诿,但前提是确认自燃原因是质量问题,最终还是要把车拖回厂里检查才能最终确认。”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回应
张先生此前一直不满各方 “踢皮球”—— 厂家工作人员表示需将车拖回厂家才能检测自燃原因,可车辆因消防调查无法挪动;另外,他也觉得保险公司仅到场两次,沟通积极性不高。那么,保险公司对于此事到底是什么态度?记者随后联系上了负责张先生车辆理赔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刘先生,他对此作出了解释:需要等待消防部门的最终调查检测报告,如果确认是汽车质量问题、电池问题,保险公司会去跟厂家协商沟通。
厂家赔付11.7万元!双方达成和解
在多方沟通后,事情终于有了结果:11月11日,厂家与张先生签订了一份和解协议,对张先生一次性赔偿117053元,目前该笔赔偿款已顺利到账,张先生的核心诉求解决。
不过,张先生的经历也让不少观众产生疑问,一旦自家新能源汽车遭遇自燃这类意外,到底该怎么正确索赔?针对这个问题,有律师就从 “索赔对象”“保险条款”“证据留存” 三个方面给出了清晰建议。
律师提醒:这样做,维权更高效!
邓业强律师表示,遇到类似情况,建议消费者找保险公司索赔,一般来说,购买了新能源汽车的全车险,那就是包含了自燃造成的损失,除非签订的保险协议中明确注明“不包括自燃风险”,因此,消费者在投保时要特别留意条款。

邓律师进一步补充,像张先生遇到的这种汽车自燃事故,如果后续鉴定为非人为因素导致,且消费者购买的保险中包含第三者损失赔偿,就可以优先找保险公司理赔;若保险不涵盖这部分,则建议向汽车生产厂商主张赔偿。他特别强调,事故发生后,务必第一时间报警并拿到责任认定书,妥善留存现场照片、视频、监控等证据,这些高效索赔的关键。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郭婷婷
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