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制造业文化研学成果展示会在顺德职业技术大学举行,这场名为“智造探索之旅2025红岗社区制造业文化研学成果展示会”的活动,不仅是对过去八期研学活动的精彩总结,更是顺德校地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实践的重要里程碑。

政校行企齐联动,共筑育人新平台
当天下午,共青团顺德区委副书记胡佳宝、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团委副书记吴丽健、大良团工委副书记李大山以及来自永亮厨房设备、顺德酒厂、震德塑料机械等制造业企业的代表,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轻化与材料学院、能源与汽车学院、设计学院师生代表18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本次研学活动是在顺德全面吹响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号角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作为2025年顺德区青年益创行动扶持项目,活动由大良红岗社区团委牵头,联合顺德职业技术大学、顺德中专学校共同开展,先后组织八期制造业文化研学活动,带领学生深入14家制造业企业,探索制造业文化的丰富内涵。
沉浸式研学,打破课堂与产业的壁垒
在成果展示会的开场视频中,同学们重温了八期研学活动的精彩瞬间。从永亮厨具的智能化生产线到顺德酒厂的古法酿造工艺,从震德塑料机械的精密制造到高力威机械的玻璃深加工设备,每一家企业都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制造业的窗口。

“在蔚来汽车服务中心,我亲眼见证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智能检测流程,这让我对课堂上学到的电池技术有了全新的理解。”能源与汽车学院的沈嘉俊同学在分享体会时表示。
这种“沉浸式参访+互动式交流”的模式,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智能制造学院的董彦江同学谈到:“在新迅电子,我们看到了微米级元件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企业导师向我们讲解了光学检测仪的工作原理,这正是我们在专业课上学到的精度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
企业导师授牌,构建长效育人机制
展示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12家合作企业的优秀导师进行授牌仪式。这些企业导师中,既有企业负责人、车间经理,还有从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的技术骨干,他们的生动讲解和实操演示,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顺德酒厂文旅项目经理李孔尧在分享大学生就业指导时指出:“现代制造业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学们在校期间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通过研学等活动提前了解行业需求,做好职业规划。”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从应聘技巧到职业发展路径,企业导师均给予了细致解答。这种直面行业专家的机会,让学生们对制造业的就业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模拟面试实战,锤炼学生综合素养
本次展示会最具特色的环节是模拟面试。来自四个学院的12名学生组成四个小组,面对4位精英导师,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求职大战”。

面试话题紧扣时代脉搏:“在‘中国智造’和‘工业4.0’的背景下,顺德制造业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作为即将步入相关行业的青年学生,我们应如何做好准备?”这一问题不仅考察学生对行业趋势的认知,更检验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结合研学所见所闻,各抒己见。智能制造学院小组从技术升级角度分析自动化生产的未来趋势;轻化与材料学院小组聚焦新材料研发的应用前景;能源与汽车学院小组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设计学院小组则从工业设计视角阐述产品创新思路。

面试官代表在总结点评时表示:“同学们能够将研学中的观察转化为自己的见解,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是现代制造业最需要的。希望你们继续保持对行业的热情和好奇心,在不断学习中成长。”
产教融合结硕果,协同育人谱新篇
本次制造业文化研学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八期活动,学生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提升了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活动搭建了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桥梁,为培养高素质制造业人才探索出新路径。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校团委副书记吴丽健认为:“制造业文化研学活动是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延伸。通过走进企业,学生们能够直观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将课堂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这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共青团顺德区委副书记胡佳宝表示:“本次活动是校地协同育人的一次成功实践。我们通过整合社区、高校、企业三方资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优质平台。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推动更多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
展望未来:培养新时代制造业生力军
当前,顺德正奋力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高地,对高素质制造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智造探索之旅2025”制造业文化研学活动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创新举措。通过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的模式,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接触产业、了解行业、规划职业的宝贵机会。
随着本次成果展示会的圆满落幕,新一轮的制造业文化研学活动也已拉开序幕。更多企业和学生将加入这一平台,共同探索制造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顺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场活动不仅展示了顺德在制造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更彰显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共育新时代工匠的决心与智慧。在“中国智造”和“工业4.0”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探索无疑将为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未来,顺德将继续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更多青年学子在制造业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文、图/顺德融媒记者杜达雄 通讯员陈兆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