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变身“非遗手艺人”!一起解锁秋假新体验
佛山教育 2025-11-13 23:06

11月12日-14日,佛山市中小学生迎来首个秋假。为提升假期质量,全市多个博物馆、青少宫等场所免费开放,引导更多的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度过一个充实有益的假期。

秋假期间,佛山市博物馆推出了“非遗暖冬·乐享佛山”系列活动之非遗启蒙周,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前来参观,同时还策划了佛山木版年画、彩扎(佛山狮头)、剪纸(广东剪纸)三门公益非遗课程,让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岭南非遗的独特魅力。11月13日上午,20组亲子家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佛山市博物馆非遗展厅的“风物最岭南——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了解佛山狮头项目的起源与发展。精美的狮头展品让孩子们大饱眼福,惊叹不已。

据悉,彩扎(佛山狮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传统民间美术工艺品,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佛山狮头主要分为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又按狮头脸谱造型和色彩特点,分为刘、关、张狮和彩狮两大品种。主要制作步骤有扎胚、扑纸、写色、装配。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黎家狮第五代传人黎婉珍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嘉欣的耐心指导下,亲子家庭一起动手,学习狮头彩扎的基本技巧。周嘉欣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狮头造型的寓意,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写狮、装狮,让非遗技艺在亲子协作中传递温度与智慧。

“放秋假了,很开心!以前看过舞狮表演,但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狮头,我觉得很有意思,非常有成就感。”西樵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徐伟杰和妈妈、哥哥一起来参加课程。家长潘女士特意调休,带两个孩子从西樵前来体验课程。“免费开放这些社会场所给孩子们参观体验,我觉得非常好,让孩子劳逸结合的同时,也能感受秋天的美景和本土人文特色。”她说道。

“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彩扎(佛山狮头)这项非遗的理解和认识,丰富了亲子家庭的文化生活,也让非遗技艺在互动体验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与延续。”周嘉欣表示,佛山试点秋假,让更多的孩子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和艺术馆,了解佛山本土文化,学习非遗技艺,开拓他们的眼界和知识面。

作为城市文化新地标,佛山市博物馆将以秋假、寒假、春节、元宵等节点为契机,推出“非遗暖冬・乐享佛山”非遗体验课程活动,以寓教于乐、全民参与的形式,深挖佛山岭南文脉深厚底蕴,为市民带来多元化文化体验。

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明年2月份的寒假及春节期间,还将开展暖冬体验周及双节非遗周活动,分别聚焦冬季实用及年俗主题非遗,让市民在实践中感受非遗的实用价值与文化魅力,为节日增添传统文化氛围。公益体验名额将在“佛山非遗”公众号上放出,期待更多市民走进佛山市博物馆,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之美,共同守护和传承岭南文化瑰宝。

为你推荐

家校社联手“无忧”带娃!佛山首个秋假开启

全国总决赛夺冠!佛山学子用情景剧演绎反欺凌故事

秋假遛娃,就去佛山这些儿童公园!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佛山新闻网 王璐璐

审校:罗绮淇、李敏贤陈绮婷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