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康复与全程管理学术会议暨佛山市肺癌早筛早治第三届学术交流会圆满落幕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订阅号 2025-11-13 20:37

2025118日,正值全球肺癌关注月,由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佛山市医师协会、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佛山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协办的“2025年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康复与全程管理学术会议暨佛山市肺癌早筛早治第三届学术交流会,在佛山圆满落幕。大会以多学科协同、全周期守护、早筛早治先行为主题,汇聚国内肺癌诊疗领域专家、临床骨干及行业代表,通过专题授课与学术研讨,为区域肺癌防治事业注入新动能。

凝聚共识,锚定肺癌防治方向

开幕式由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杨胜利教授主持,多位领导与专家围绕肺癌防治核心议题致辞。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姜骏院长介绍,作为一个百年历史的三甲医院,医院构建了完善的肿瘤诊疗体系,推行全流程个案管理,强调本次大会将推动区域肺癌诊疗规范化发展;广州医科大学吕嘉春教授概述了肺癌多基因、多因素、多阶段发病特征,指出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在肺癌全病程中的复杂交互作用,呼吁以肺结节筛查为抓手推动防治关口前移;佛山市医学会原会长谭家驹教授分享跨疾病研究思路,并介绍改良八段锦康复、基层移动筛查等本土化实践;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任生会长回顾学会10年发展,强调肿瘤康复需医生指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协同,目前正通过院外基地建设落地精准康复;学会罗晓斌秘书长介绍国际学术合作、获奖专著出版、科研基金支持等成果;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张鑫教授回顾肺癌诊疗从大切口单孔微创的迭代,指出大会首次纳入护理议题,填补康复管理学科空白。

精准与融合并进,康复与诊疗并重成共识

上午主会场围绕肺癌分期解读”“机器人手术进展”“免疫治疗”“肺结节诊疗策略”“围术期康复等议题展开专题报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董晓颖教授对第九版肺癌TNM分期进行详细权威解读;广东省人民医院代金池教授分享了达芬奇机器人在肺癌治疗中的价值与探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嘉兴教授、陈学炜教授、张建恒教授分别就早期NSCLC免疫治疗、肺结节早筛策略及肺癌术后呼吸康复策略发表演讲,内容紧扣临床实践,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邓博云教授、吴东教授分别就对NCCN癌痛指南进行深入解读、分享了对重症肺癌经ECMO救治经验,展现多学科协作在危重症中的价值。

下午的议程分为三个专题会场,内容更加细分与深入。来自广州、佛山、肇庆、梅州、江门等多地的青年骨干医师积极参与讨论,议题涵盖肿瘤治疗相关肺损伤共识解读、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晚期NSCLC免疫治疗年终盘点、EGFR突变患者的脑转移优化与辅助治疗策略等前沿内容,展现了广东地区肺癌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与创新活力。

本次大会特别突出全程管理理念,不仅关注诊疗技术的突破,更将康复管理、疼痛控制、心理支持等环节纳入讨论范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陈颖欣护士长则从护理角度讲述基于ERAS理念的围术期管理实践,分享了该中心----的肺结节全周期管理诊疗体系以及围手术期全程优化管理策略的成功经验。

携手共建肺癌防治新生态

会议最后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鑫教授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杨胜利教授进行总结。他们指出,肺癌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影像、病理、外科、内科、放疗、康复、护理等多学科的紧密协作,也需要从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转变,真正实现从筛查、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程化管理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广东省肺癌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也为推动区域肺癌诊疗规范化、精准化、人性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供稿:肺结节专科

辑:郭丽映

审核:罗海燕 吴剑 林铭

免费地铁接驳巴士候车点

更多医院资讯 请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