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东莞沙田:醇香蝶变,咖啡杯里城市能级进阶
南方plus 2025-11-09 22:27

河岸清风拂过,咖啡香气袅袅。在沙田镇的滨江路上,赖胜权的“海岸全季”咖啡馆坐了不少欣赏江景的客人。谁能想到,这位咖啡馆的老板,竟是在沙田深耕制造业二十多年的“老厂长”。

傍晚时分,沙田镇滨江路滨海景观长廊上,人们悠闲漫步。面朝开阔江景的“海岸全季”咖啡馆内,不少消费者正在享受时光。这里既是路人小憩的驿站,更是附近居民社交休闲的热门选择。

沙田镇特色咖啡店。

店主赖胜权的经历颇为特别。1999年,他便来到沙田,从事化工贸易与工厂经营,成为当地最早一批企业家之一。随着时代变迁,制造业面临新挑战,2023年这位“老厂长”关闭自己的工厂。“这一两年没什么事干,钱也不是追求。”他坦言,但“对沙田发展充满信心”的信念,促使他开启“二次创业”。

从机器轰鸣的工厂到飘着咖啡香的江畔空间,赖胜权的转型不仅是一位企业家的个人探索,更折射出沙田从传统工业城镇向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镇迈进的坚实步伐。

制造资本的“二次创业”

1999年就来到沙田的赖胜权,从事化工贸易与工厂经营,是沙田当地最早一批企业家。他的事业轨迹与沙田工业发展紧密相连。随着时代变迁,制造业面临新挑战,2023年,因市场变化,他结束了之前的生意,进入“休息”状态。

“休息了一两年,总想找些事做,看到沙田城市环境越来越美好,增强了对沙田发展充满信心。”赖胜权坦言,正是这份信念促使他开启新探索。

转机出现在2024年。沙田镇政府将滨江路一侧的原“自行车驿站”物业公开招标。作为2007年就在此安家的居民,赖胜权亲眼见证了滨江路从普通道路升级为环境优美、被誉为“情人路”的休闲长廊。

看到招标信息后,他迅速行动,投资超过两百万元加盟广州一咖啡品牌,完成跨行业“二次创业”。“滨江路这么漂亮,建筑物又靠近海,正是‘在风景中卖咖啡’的独特优势打动了我。”他解释道。

尽管是行业新手,赖胜权的决心坚定。16.8万元的加盟费涵盖了设备与初期运营扶持,品牌方帮扶两周后,由他自己的团队接手。

沙田镇特色咖啡店。

目前,赖胜权的咖啡馆有12名员工,开业以来,日客流量最高近千人次,月营收总额约20万元。营业时间从早上10点到凌晨1点,白天供应咖啡奶茶简餐,夜晚变身可小酌的休闲空间。

创业过程中,赖胜权也感受到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因用电需要安装变压器,在他提出要求后,政府部门迅速对接,很快完成安装,让他深切体会到营商环境优化的务实支持。

“海岸全季”的诞生与成长,成为沙田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的生动注脚。赖胜权认为,沙田的城市升级带动了餐饮业消费升级,创造了新消费场景,而他的咖啡馆正是这“新场景”的一部分。

作为制造业企业家的跨界尝试,他为沙田咖啡产业带来不一样的经营理念。赖胜权不急于开拓外卖市场,因为他坚信这里的核心价值是线下体验。“这个地方是最切实的观赏点……在风景中的咖啡店,”他的理念是为市民游客提供驻足欣赏风景、提升生活幸福感的空间。

新消费场景的蓬勃兴起

沙田镇湖西路,曾经是条普通老街。如今沿河道行走,不到1000米距离聚集了八、九家咖啡店,形成沙田独有的“咖啡一条街”。

在沙田镇横流南路132号,由老房子改造的“浅咖啡”店保持原有建筑结构与风貌,传统砖瓦与现代玻璃窗和谐共存。当地青年王纬邦创办这家咖啡馆,成为沙田较早将咖啡店开进村子的创业者。

沙田镇特色咖啡店。

2012年,“浅咖啡”店主王纬邦辞去供电系统工作,在沙田开设第一家以咖啡为主的店铺,成为当地最早咖啡馆经营者之一,无形中带动了镇中心商圈咖啡业态的兴起。

2022年,面对传统商圈咖啡行业竞争加剧,他转换经营模式,将咖啡店开进村里,不曾想,这一举动意外带动了乡村旧屋营业的消费新业态。

“在村中做咖啡店,我应该是沙田第一家,在东莞也算非常早。”王纬邦站在浅咖啡的院子里回忆。他投资约60万元,将旧屋打造成日式庭院风格的咖啡空间,室内外最多容纳百余位客人。

沙田镇特色咖啡店。

开业后,咖啡店迅速走红,高峰时日销千杯。“生意爆火引得不少人跟进,五个月后旁边就多了三家咖啡店。现在沿湖西路河边延伸过去,至少有八、九家,这里堪称咖啡一条街了。”

咖啡店的聚集改变了区域面貌。“以前这条街出租率不高,业态单一。”王纬邦说,“浅咖啡”店开业带动了村旧屋的再利用,为当地年轻人提供了更多休闲空间。

在沙田镇义沙村,藏在乡村里的棉花堂咖啡生活馆推开门便是苍翠植物构筑的生态空间,空气中飘散着咖啡豆焦香与草木清香。老屋传统肌理被保留,无处不在的绿植为古朴注入鲜活气息。创业者梁建钦用半年时间将自家废旧仓库改造为咖啡馆,他表示:“环境好,再远都会有人来。”

沙田镇特色咖啡店。

无独有偶,沙田镇民田村土地洲的兰亭咖啡也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浪漫地标。这座临水而立的咖啡店可饱览穗丰年水道风光,人们在此品咖啡、看流水,享受慢时光。

“这里环境很好,事实证明打造度假花园式咖啡馆是正确的选择。”主理人张楚怡说。

沙田镇特色咖啡店。

在沙田,像梁建钦和张楚怡一样选择回归乡村、建设乡村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以乡村院落为空间载体,让旧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积极拥抱休闲餐饮、艺术空间、文化创意等各类新业态。

沙田镇特色咖啡店。

产业转型与城市升级的双重奏鸣

咖啡店的聚集不仅是城市活力的体现,更是人才吸引力的重要标志。如今在沙田,庭院里开起的咖啡店变身网红打卡地;种满花草的空间在方寸之间营造诗意生活;瑜伽健身室成为都市人寻觅身心平衡的“城市绿洲”。这些多元业态共同构成吸引人才的城市氛围。

沙田镇特色咖啡店。

在沙田的江海之间,河风轻拂,咖啡香萦绕。在沙田喝咖啡享受慢生活,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场景,而遍布全镇作为潮流打卡地的咖啡店,更是一座城镇能级进阶的微观缩影——产业转型与城市升级在此奏响动人的双重奏鸣。

当前,沙田正从“海运枢纽”向“空港门户”跨越。“一港两区一中心”枢纽平台成效显著。虎门港综保区2025年上半年一线进出口总值约619.6亿元,增长15.3%,全国排名第16位;香港空港中心出口货值同比增长214%。基础设施和开放平台的提升,为咖啡业态发展提供了宏观背景。

沙田镇特色咖啡店。

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在咖啡消费这一微观层面得到验证。据沙田镇宣教文体旅办负责人介绍,沙田以咖啡为业态的店铺超80家。在常住人口26.31万、户籍人口7.02万的沙田,一个咖啡小镇正呼之欲出。

“如今沙田城市环境越来越好,镇内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大家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注重。”赖胜权表示,他中标了五年经营权,租金固定,且合同注明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续约权,这给了他长期经营的信心。

沙田镇特色咖啡店。

赖胜权的“海岸全季”和王纬邦的“浅咖啡”共同丰富了沙田人的夜生活,而以其为代表的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则透视着沙田这片曾经的“发展洼地”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版图上的“潜力高地”。

咖啡杯里,品味到的不仅是醇香,更是一座城镇在产业转型与城市升级双重奏鸣中实现能级跃迁的动人故事。沙田的实践表明,当硬实力与软环境同步提升,当经济数据与生活品质共同增长,“短板”变“潜力板”就不再是奇迹,而是系统耕耘的必然结果。

南方+记者 何明强

沙田宣供图